你在为谁读书 你在为谁读书杨略
或许每个人小时候都有一个宏伟远大的目标,随着社会生活的加速,时间的推移,逐渐就变成了一个被生活征服的人。你上一次想起自己的目标是什么时候?
《你在为谁读书》是一本写给初中生,高中生的书,是一本正能量的励志书籍。但却给了我这个中年人深深地思考的空间。无论你年岁几何,都应该有一个目标。
你想要走得更高,看到更多的风景。还是要在地平线上徘徊,不思进取,蹉跎岁月。
如果你还对自己的目标有所触动,那么问问自己,真的甘心一事无成吗?如果是这样,那在这世间,活着的意义又是什么?
想象一下自己的处境,不要对自己熟视无睹。因为年纪越大,对心灵的触动可能越感到麻木。等到年华易逝,后悔莫及,这是悲哀的。
我们的生活就像旅行,理想是导游者。没有导游者,一切都会停止,目标会丧失,力量也会化为乌有。——歌德
对于盲目的船来说,所有的风向都是逆风。——赫伯特
对大多数人来说,选择简单的随波逐流是轻松的,树立一个可行的目标却是痛苦的。所以这个世界上90%的人都会感到迷茫。当迷茫与内心中的希冀产生反差,就会利用时间去追求享乐,享受廉价的快乐,参加无意义的活动,从而麻痹自己。
但任何廉价的快乐都只能占据一时的生命,无法耗尽余生。在这里,我相信每个人心中应该都会有一个蠢蠢欲动的目标,那就是找出它,并擦亮它,先不管它能不能做到。
定下了一个目标,怎么能确定这个目标是不是假大空?
生活不可避免地走向庸俗。——王小波
当意识到自己的目标,觉得在未来的日子里应该去做些什么。可能你会热血沸腾,但却依然空虚。冷静下来,依然不知道如何下手,久而久之,一腔热血熄灭了。那么在这个时候,我希望可以问一句,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以史为鉴。汉高祖刘邦,少年是无赖,后来做了亭长。他理想的确立是从他看到秦始皇出行那一刻开始的。《史记》中记载,“高祖尝游咸阳,观秦皇帝,喟然叹息曰:嗟乎,大丈夫当如是也。”刘邦的志向从此就是成为秦始皇那样的人物。
试想一下,如果刘邦满足于亭长的位置,每日按部就班地完成工作,偶尔再去咸阳玩一玩,回来再和朋友乡亲们吹吹牛。这样的生活是不是我们好多人的缩影,当然,这样过一辈子,也未尝不开心。只是若真如此,他将和无数平凡的人一样,不会在历史上留下一丝一毫的足迹。
当你想明白了,你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这时候把你的目标拿出来,两者如果协合统一,那么就去做吧,不用别人教你什么,你自己都知道该做些什么。
有了目标,是不是想要去做的时候,不知道该先迈左脚还是右脚?
当你清晰了自己的目标,首先要先告诉自己,我不甘心现在的样子,我一定要向目标靠近。看一下我们的伟人毛泽东16岁时是怎么想怎么做的。
青年毛泽东
1910年,毛泽东16岁。他的父亲毛顺生要他去做生意。毛泽东却立志走出韶山冲,继续求学。经过自己的力争和亲友老师的一直劝说,父亲才答应他的要求。在离家赴湘乡县立东山高等小学求学前夕,毛泽东写了一首《赠父诗》,夹在了父亲每日必看的账本中。
“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
这首诗就是毛泽东走出乡关,奔向更大舞台的宣告书。在东山小学就读期间,先生令学生吟诗抒怀,毛泽东写了《咏蛙诗》。以娃设喻,抒发了毛泽东人小志大,蔑视天下的气概。
“独坐池塘为虎踞,绿杨树下养精神。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做声。”
当我们有了目标,那就不要想第一步该怎么走,直接坚定走出第一步就对了。这时候,要抱着这样一种心态。对任何事情,哪怕是真理,首先都要高喊一句“我不相信”。这样你才会有勇气去证明什么,去展示自己的才能。
总结来说,我们很多人之所以遗弃了目标,不过是因为目标不切实际。这不代表我们应该平淡而平凡地走下去,应该重新设立目标,我们应该有个目标,一个可以知道你下一步做什么的目标。
......END......
期待碰到和我一样喜欢看书,喜欢感同身受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