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的重要性

时间:2023-05-03 18:09/span> 作者:tiger 分类: 新知 浏览:3626 评论:0

4月25日,全国自然资源和不动产确权登记工作会议在四川成都召开。会上,自然资源部部长王广华宣布,我国全面实现不动产统一登记。2013年3月,《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明确提出建立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至今已经整整十年。新京报记者从自然资源部获悉,此次会议总结了新时代十年不动产统一登记改革的成效经验,并谋划今后五年确权登记工作。

关注1:

新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实现不动产统一登记是哪一年?

2007年,原《物权法》颁布实施,其中第10条明确规定“国家对不动产实行统一登记制度”,为建立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指明了方向、奠定了法律基础。2013年,党中央、国务院作出建立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的重大改革决策,力度空前。

不动产权证书。图/视觉中国

2013年3月,《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提出,“加强基础性制度建设,建立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减少部门职责交叉和分散。房屋登记、林地登记、草原登记、土地登记的职责,整合由一个部门承担。”

据自然资源部介绍,从2013年至今,十年来,各级不动产登记机构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蹄疾步稳,稳妥推进。前五年是夯基垒台,截至2017年底全面实现“四统一”改革任务,在新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实现了不动产统一登记。

记者了解到,这一年,我国全面实现登记机构、登记簿册、登记依据和信息平台“四统一”的改革任务,意义十分重大。自2018年起,不动产登记持续改革创新、提质增效,不断提升便利化服务水平,不动产统一登记保护产权、保障交易和生态安全、便民利民的作用越来越凸显。

关注2:

十年来,我国累计颁布了多少本不动产权证书?

自然资源部表示,十年来,不动产登记从分散到统一,发生了不可逆转的历史性变革。首先是全面建立和实施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

目前,全国约3000个大厅、4万个窗口、10万人的登记队伍,每天为40万群众和企业提供各类登记服务,十年来累计颁发不动产权证书7.9亿多本、不动产登记证明3.6亿多份、电子证书证明3.3亿多本。

登记簿是不动产物权归属和内容的法定根据,对公示不动产物权具有决定性意义,登记簿册证的整合、重构、统一是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落地的重要前提。

2022年12月18日,安徽淮北,一新建商品房交房现场,市民领到了自己的不动产权证书。图/视觉中国

关注3:

十年来,有多少搬迁群众拿到了“红本本”?

统一证书,消除分散登记模式下证书不统一、不同物权颁发不同证书的弊端,便民利民,是实施不动产统一登记的重要目的之一。

证书统一后,各地按照“不变不换”和“颁发新证、停发旧证”的原则,实现了工作的平稳过渡和有效衔接。2016年底,全国所有市县均完成了“发新停旧”任务。

据介绍,十年来,全面完成了易地扶贫搬迁安置住房的不动产登记,全国258.18万套建档立卡户安置住房实现“应登尽登”,960万搬迁群众拿到了“红本本”。

此外,推动化解历史遗留问题导致的“登记难”,解决了1100多万套房屋的办证问题,惠及2600多万群众。

关注4:

一般登记和抵押登记可在几个工作日以内办结?

十年来,我国稳步提升登记服务能力水平。实行信息共享、流程或人员集成,积极推进“一窗受理、并行办理”和“互联网+不动产登记”。先后推行“跨省通办”“预告登记”“电子证照”“交房即交证”“带押过户”等便民利企举措。

据了解,全国设立综合受理窗口1.1万多个,向银行、法院、公证等机构及乡镇延伸服务点10万余个,实现从“多地、多门、多次”办理到“一窗、一网、一次”甚至“不见面”的办理。

自然资源部介绍,深化“放管服”改革和优化营商环境,实行信息、流程或人员集成,一般登记和抵押登记实现5个工作日内办结。这比2015年的30个工作日压缩了83%。

2020年6月20日,安徽淮北,一对夫妻展示在自助打证机上刚刚办结的不动产权证书。图/视觉中国

关注5:

今后一个时期,要怎么做好确权登记工作?

此次会议要求,要系统谋划未来五年的确权登记工作,持续深化不动产登记改革创新,全面保护人民群众的不动产权利,持续推进农村不动产确权登记,完善自然资源确权登记制度,加强统一登记基础建设。

据了解,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将加快推动《不动产登记法》立法。推动不动产登记制度法治建设开启新篇章,积极为改革发展提供更有力的法治保障,创造更好的法律环境;要完善从地籍调查、登记簿证、登记业务、窗口服务到系统运行、数据应用等的全过程标准规范,提升工作质效。

同时,登记工作要逐步从城市延展到农村、从不动产延展到自然资源等全部国土空间,实现“城乡一体、陆海相连、四级互通、平面立体,形成空间全覆盖、权利全类型”的产权底板数据库。

此外,要将正向激励与反向约束相结合,将登记队伍作风和素质提升一起抓、长期抓,增强为民服务意识、事业责任心和职业归属感,为企业和群众提供更加优质、便捷、高效的服务。

新京报记者 张建林

编辑 陈静 校对 刘越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