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眼狂刀漫画 鬼眼狂刀
这是半佛仙人的第586篇原创
1
1945年,东京燃起一场大火,长崎带来两朵蘑菇云,电台传来玉碎的声音,带给民众的是断崖式的心理崩塌。
或者说,早就塌了,只不过这是第一块骨牌。
明治维新,工业化改造,日俄战争,一路梭哈国运接连带来的胜利使得整个日本陷入一种疯狂的膨胀感中,脱亚入欧是当时日本这种极度膨胀心理的外显。
当战无不胜的帝国军队被白头鹰痛揍之后,整个日本坠入深渊。
过去有多优越,后面就有多痛苦。
在没有希望的现实中,民众需要一种安慰剂来抚慰自己精神上的苦难。
于是,漫画的时代就来了。
2
漫画在日本并不是一个新鲜的东西。
1853年,美国通过“黑船事件”强迫日本开国,横滨作为指定通商口岸,成为了日本近代报纸的发源地。
1862年,日本第一个漫画期刊《The Japan Punch》创刊。
1905年,日本出现了第一位职业漫画家北泽乐天,“漫画”一词即从“北泽漫画”开始。
日本和美国、比利时成为三大主流纸媒漫画发源地。
作为一种文化传播形式,漫画在不同地区的诞生条件都近乎相同,都诞生在近代往现代发展的关键时刻,在一个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制度变革剧烈的时期,以报刊上讽刺政治针砭时弊的简单图画作为起源,随后因大众对内容娱乐需求的增强逐渐衍生出对应的漫画期刊杂志。
经济的发展为漫画带来了现实条件,文化的冲击为漫画提供了市场需求。
漫画,是娱乐方式,是时代的产物,也是人心的映射。
更是那些想说却不能直接说的话。
实际上,在日本战败前后,战争的阴影就在曾在漫画中显现。
大量反战题材的内容开始在漫画中出现。
但由于二战时期政府严厉的管制,漫画被严重限制,此类内容一直未成主流。
日本战败后,日本国内被美国全面接管,对文化领域的管治随之消散。漫画家们可以自由地用作品表达观点。
漫画的主流永远属于少年,全世界动漫产业在起步之初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低幼化。
在日本战后最初的十年里,漫画是小孩子的漫画。
二战过后,日本百废待兴,儿童缺乏娱乐活动,此时漫画成为了那代战败之后的迷茫少年心中那股盘绕不散的阴霾最好的出处。
很多家长认为漫画内容低俗,言行轻薄,是毫无疑问的恶书,并常常就此对漫画进行抨击,那个时候全世界都对漫画嗤之以鼻。
漫画产业处于整个艺术、甚至是内容行业的最低端,受着来自同行和读者的双重鄙视。
随着朝鲜战争的爆发,日本吃下了来自美国的大量制造业订单,经济迅速回暖不仅完全从战败中恢复,并进入建立独立经济的新阶段,这一时期被称为“神武景气”。
而四十年代末的日本婴儿潮,则在战后为漫画市场提供了大量娱乐欲望强烈的低龄少年。
巨大的需求加上经济的刺激,使得漫画产业加速发展。
1959年,以少年为对象的漫画周刊《周刊少年Sunday》和《周刊少年Magazine》创立,日本漫画开始了商业化的时代。
大量家长和成年人虽然对漫画无感,但也逐渐接受了漫画这种文化的存在,逐渐开始接受孩子在不影响学习的情况下,可以偶尔看看漫画。
作为一种连载发售的周刊杂志,漫画的定价是不高的,在文娱消费品中是一种更接近于“快餐”的廉价消费方式。
日本战后的反战思潮,对自身的思考,经济的快速发展,反映到漫画中带来的是更新奇的叙事手法和更多元化的题材类型。
在这样的大环境之下涌现了一批优秀的漫画家,它们不仅为孩子和身处战后阴霾中的普通群众带来了新的热情,同时也为日本漫画文化的发展埋下了一颗种子。
因为这一批人中,有一个传奇人物——手冢治虫。
后来我们都叫他漫画之神。
1947年手冢治虫出版漫画作品《新宝岛》,该作讲述了一位少年在亡父的遗产中找到一张藏宝图,并与一位船长一齐踏上冒险之旅的故事。
在这部作品中,手冢治虫对传统漫画做出了两个至关重要的改变。
第一点是表现手法。
手冢治虫突破性的将电影的表现手法引入漫画领域中,将广角、俯视、拟声词以及蒙太奇的构图式的表现手法融入到漫画场景内,在漫画上带给读者一种仿若电影般的观感,并将日本传统绘画艺术与其结合,赋予漫画新的含义。
分镜,是一种艺术表达。
第二点是内容。
手冢治虫在漫画创作中非常注重情节的塑造,带入大量深刻的思考,讲述更多富有“文学性”的故事。
在这之后,手冢治虫绘制的红皮书《新宝岛》通过非正常的发行渠道重版狂销40万册,许多人开始按照这种方法绘制漫画,成为了后世漫画单行本的雏形。
这些创新使日本剧画开始在大众中风行,奠定了当代日本漫画的表现形式和日本漫画意识形态,时至今日,《新宝岛》依然被普遍公认为是日本现代漫画的起点。
其后期作品《火之鸟》更被公认为日本漫画界的最高杰作。
或许可以把日本改为世界。
这部由多个独立成篇的故事组成,通过一只轮回转生,人类饮其血可得永生的火之鸟串联起来,超越了时间与空间的维度,探讨了宇宙和生命的意义,被手冢治虫赋予了大量的哲学色彩,即便手冢治虫生前并未能完成这部作品,但依然被视作是他在长篇故事漫画领域的最高成就。
如果说《新宝岛》和《火之鸟》只是以现在的视角赋予了它超越时代的赞誉,那么有一部作品则是真正的开创了一个时代,那就是《铁臂阿童木》。
《铁臂阿童木》讲述了未来21世纪的少年机器人阿童木的故事,这个聪明、勇敢、正义的小机器人1951年刚开始连载时,便轰动了日本。
手冢治虫成功地将日本漫画带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使其有了鲜明的风格,为日本漫画产业的腾飞奠定了基础 ,但漫画之神的操作远不止于此,他还要做,动画。
1961年,手冢治虫创办了虫制作株式会社以求将自己的漫画作品动画化。
第一个被瞄准的,便是《铁臂阿童木》。
从1963年元旦,作为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日本国产电视系列动画,《铁臂阿童木》在日本富士电视台公开播放。
在连续四年的播放中,《铁臂阿童木》并取得全国平均收视率30%的记录,最高曾经一度达到40.7%这个超高收视率,成为了日本电视动画历史上不可逾越的高度,至今未被打破。
《铁臂阿童木》播出后,成为了一档少有的居家闲暇时,可以亲子共赏的节目电视节目,其积极向上的思想内核潜移默化的改变了许多家长对漫画的偏见,那些担心子女被漫画影响带坏的家长在看到《铁臂阿童木》展露出的价值观后,甚至开始鼓励孩子看漫画。
在《铁臂阿童木》取得巨大成功之后,无数人看到了漫画产业中隐藏的机会,资本开始进驻,产业由此走向复兴。
正是凭借这一系列突破性的壮举,以及划时代的作品,手冢治虫被世人尊为漫画之神、现代日本漫画之父。
而他的影响不仅局限在大众,也在业内,手冢治虫对日本漫画影响巨大,几乎所有早中期的漫画家都受手冢治虫作品启蒙,影响了包括石森章太郎、藤子不二雄、等一大批后来广为人知的漫画大师。
后世无数漫画家也正是因为手冢治虫的感召投身漫画,共同铸造了日本漫画的辉煌年代。
日本现代漫画由手冢治虫开始走向大繁荣。
经济的繁荣带来了文化的繁荣。
手冢治虫是这个时代无法被磨灭的光辉。
每个时代都有天选之子推动潮流,而他也会成为这个时代的一部分。
3
《铁臂阿童木》取得的创造性成就,让漫画产业开始加速发展。
尽管《铁臂阿童木》朱玉在前,但此时日本动画远未普及,电视的生态为被大量影视剧霸占,即便是漫改作品也是以奥特曼等特摄剧进行。
生态位被其他资本占据,这是纸媒资本的困局,也是其机会。
60年代各大漫画杂志纷纷“起家”,芳文社、小学馆、讲谈社等都在这个时期进入漫画市场。
漫画在纸媒上独霸一方。
这一时期,手冢治虫独领风骚,但各类型漫画也开始遍地开花,漫画内容全面发展,成为娱乐业的重要组成成分,经济上昭和经济奇迹影响到了内容。
儿童向内容在原本低幼化基础上与时俱进增加了大量奇思妙想。
1970年《哆啦A梦》开始连载,作为科幻故事儿童化的代表《哆啦A梦》始终关注时代情绪,反映着时代问题,将一个个深刻的社会话题揉进了那些少年冒险的故事里,成为日本动漫形象大使。
与1946年开始连载的《海螺公主》,同时期的《樱桃小丸子》以及后来的《蜡笔小新》共同构成日本四大国民漫画。
漫画在儿童之外,开始进入少年领域。
60年代,日本战后的第一代年轻人长大,40后和50后成为了战后第一代少年。
成长于神武景气、昭和奇迹之下的这一代年轻人是日本信心刚开始膨胀的一代,经济的崛起必然带来政治的诉求,但作为美国实际上的附属国,政治上的诉求一直被宗主国汤姆大叔所压制,各类学生运动接连不断。
幕后天皇麦克阿瑟觉得需要对学生进行疏导,转移注意力,于是开始引导日本民众发展体育,各种政策和舆论都向体育活动倾斜。
现实映射到娱乐的结果,就是各类体育漫画开始崛起。
梶原一骑的运动励志漫画《明日之丈》成为杰出代表,这部讲述街头流浪少年对拳击产生兴趣,成为拳击手在拳台上燃尽生命的故事,至今也仍是日本漫画史上最具代表性的名作之一。
《明日之丈》连载期间引发大量社会关注,产生重大影响,甚至在故事发展到主角的对手力石彻死时,还在人为这位虚构人物举行葬礼。
在《食梦者》这部讲述日本漫画产业的作品中就曾对《明日之丈》进行致敬。
体育运动的狂潮,开创了运动漫画这样一个全新的漫画类别,推动了《足球小将》,《灌篮高手》,《棒球英豪》等优秀的动漫作品的诞生,影响了整个产业的发展。
社会在不断向前狂奔,各种新的思想在年轻人中萌发,在文艺作品中开始发散,而文艺作品又会反过头来影响大众,二者互相作用持续推进着内容和思想的进步。
在70年代,这种现象的代表作是《恶魔人》。
1972年,漫画鬼才永井豪创作了《恶魔人》这一作品,故事讲述了主角不动明在获得恶魔之力之后与恶魔一族之间惊心动魄的战斗。
《恶魔人》整部漫画在各种血腥暴力的画面和热血激昂的战斗之下,折射出的是黑暗、叛逆的世界观,以及人类内心深处的阴暗面与恐怖。
同时,《恶魔人》在叙事上结合了大量历史事件,用“恶魔”题材将西方中世纪宗教色彩和大量哲学思想以及现实中的政治话题融入到内容中,浓厚地反映出连载当时的社会风气。
其残暴的描写、神话故事一般的剧情发展,以及最后震撼的结局至今依然让人无法忘怀,给读者一种基于现实而又超脱现实的观感,在当时一众漫画的对比之下尤为突出。
这种创新的漫画叙事手段为后世众多精彩作品的诞生奠定了基础,被后辈所借鉴,对日本漫画的影响相当深远,卷均200万册的销量,以及全世界合计5000万册的总销量便是最好的证明。
漫画在少年手中开始起飞,但对内容有需求的,不仅是少年,还有少女。
在漫画逐渐扩大影响力大以后,许多少女也开始想看漫画,但少年钟爱的热血漫画不一定适合少女。
早在1953年,手冢治虫就提出了漫画创作应该按照不同的人群需要制作不同漫画取向的观点,并创作了《蓝宝石王子》这部“面向女孩子的作品”,成为少女漫画的开端。
但此时,漫画从业者中男性依然占据了了大多数,生长在传统男权社会下的男性无法了解女性的诉求,男性漫画家的作品也因此难以和女性读者的需求调和。
于是一些由女性漫画家创作的女性向漫画作品开始涌现,女性漫画家由此崛起。
其实在1946年时,日本当地晚报上连载的家庭喜剧《海螺小姐》的作者长谷川町子就是一名女性漫画家,但女性漫画家崛起之后,并没有在家庭喜剧的道路上继续延伸,而是精准拐弯,切入了一个更女性化的赛道——情感漫画,也就是现在的玛丽苏漫画。
由于女性漫画家更细腻的情感表达,更精致的画风,再搭配上少女永远受用的玛丽苏题材,在使得这种专注于情感题材的少女漫画在60-70年代成为了市场宠儿。
1972年,《凡尔赛玫瑰》诞生,代表着少女漫画的最终成型。
这部由女漫画家池田理代子于1972年创作的漫画,讲述了法国大革命的背景下的浪漫爱情故事。
王子和公主的爱情故事对女性而言是永不过时的经典,而金发大眼的欧式贵族画风顷刻间便捕获了一众少女的心。
这种强调感情,画风华丽,描写细致的漫画成为了少女漫画的标杆。
《凡尔赛玫瑰》狂销1200万册,打破了长期垄断日本漫画界的手冢治虫少女漫画表现形式,其改编歌剧由日本国宝歌剧团,宝冢歌剧团十年一演,为其压轴经典。
现在我们流行语中的“凡尔赛”,就是出自这部漫画。
由《凡尔赛玫瑰》开始,各种眼睛比嘴巴大的漫画画风由此开始盛行不止,像《美少女战士》、《神风怪盗贞德》、《百变小樱》以及《樱兰高校公关部》都是少女漫画的代表。
漫画的王国正在成型,但王座,依然属于那个绝对王者——手肘治虫。
1973年,手冢治虫于创作《怪医黑杰克》,这部作品以高超的叙述手法和叛逆不羁的超现实主义幻想,对社会进行批判。
该作品讲述医德高尚技术高超的外科医生黑杰克在因否定传统价值标准而被主流医学界排斥的情况下,依然以自己的理念行事,一路救死扶伤以自己的信仰走下去。
作品中各种隐晦的反讽打破了早期主流世界对于新漫画的种种教条和约束,让新漫画挣脱桎梏,向着更为自由的方向发展。
同时,这也是世界上第一部在商业上获得成功的医学漫画,开启了医学类漫画的先河。
《怪医黑杰克》、《恶魔人》、《凡尔赛玫瑰》这三部作品被并称为二十世纪70年代三部影响最大的漫画作品。
而20世界6、70年代,正是在手冢治虫和一众新漫画家的带领下逐步走向了漫画和纸媒的黄金期。
由于漫画在商业市场上的成功被进一步验证,各种资本也在这段时期开始进入。
日后日本漫画产业三大支柱,即《周刊少年Jump》、《周刊少年Sunday》和《周刊少年Magazine》三大漫画周刊的格局在这个时代基本成型。
在此时,日本的动漫已经将全世界大多数地区抛在身后。
一个产业的发展,是地缘、经济、历史、文化、机遇等众多因素综合构成,日本漫画的崛起,明面上看是以手冢治虫为代表的一众漫画家努力的结果,从更大的维度上看,是日本自身的历史文化,经济发展,时代机遇,以及国民意识所共同造就。
人无法超越时代,但时代由人构成。
任何事物的崛起都来源于时代的红利,而时代的发展也被这些事物所推动。
在时代的推波助澜之下,日本漫画产业,如日中天。
4
漫画的发展与战后的萧条有关。
那如果不再萧条了呢?
那就是商业漫画的时代了。
80年代,日本经济飞速发展,经济泡沫发展到了极致,带来漫画商业的成功。
经济泡沫和消费主义促使了漫画消费。
过度繁荣的经济之下,钱变得不值钱,不同于电影需要买票,影视动画需要有电视机,需要等着电视台播出,定价稳定在几百日元,随处可买的漫画成为一种最廉价门槛最低的消费品。
漫画产业因此受益,迎来顶峰。
漫画产业成为了日本的文化符号,在经济和市场的双重影响下,各类不同漫画在此诞生,各种漫画技法涌现,商业化程度再创新高。
我们都知道,经济的发展必然带来政治诉求。
在6、70年代掀起的体育狂潮一直持续,但狂潮之下,许多年轻人开始感到厌倦,运动发展不痛不痒,而现实中,那个被打压的政治梦想依然无法实现。
军事、政治没有崛起,体育成绩乏善可陈,
当日本人发现自身已经没有了政治崛起的希望之后,求而不得的悲伤基调和日渐严重的经济危机,使得他们将这种对军事和政治的幻想开始迁移到文艺作品中。
科幻漫画在这个时候开始出现。
在80年代之前,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电子产品消费热潮,而日本自身正在进行技术革命,当时的西方世界,后冷战时代的漩涡挣扎求存,焦虑与忧愁云绕难清,西方的悲观主义与反乌托邦情绪,使得他们将全方位发展的日本成为了“未来”的代名词。
以《铳梦》、《阿基拉》、《攻壳机动队》为代表的赛博朋克科幻漫画在此时诞生,这种高科技低生活,带有东西方文化的强烈对立观感的漫画既在日本本土收获了大批受众,也迎合了西方读者的需求,于是日本自此产生了一种收割全球的文化利器 —— ACG 文化。
实际上ACG早就存在,但发扬光大,还是日本。
讲到日式科幻,另一个少不了的题材,就是巨大机器人。
1972年,漫画家永井豪创作《魔神Z》,该作品创造了“载人机甲”这一模式,成为超级机器人始祖,引发了日本动漫的机甲狂潮。
充满了军事战斗力的人型装甲机器人开始在日本动漫里频繁出现,1979年开始的《高达》动画系列带来了日式科幻机甲的巅峰,开始压榨无数胶佬的钱包。
但由于变现形式的优劣,机甲题材更多的出现在“动画”而非“漫画”中。
思想自由带来的诉求不止反映在政治上,也反映在日常中。
80年代,随着经济发展,带来社会自由度的提高,日本青年群体中兴起“不良文化”,其典型特征就是飞机头大波浪这种源自西方但在当时日本还未成主流的夸张发型,以及在校服后写上看起来很酷的汉字象征突破制度限制的特攻服。
不良文化的兴起,也为漫画提供了新的市场需求,早在60年代,就有本宫宏志《男儿当大将》和永井豪《破廉耻学园》开创了不良漫画这一类型。
80年代,木内一裕的《比波普高校》成为集大成者,引领了不良文化。
同时代一起发展,也一样随着时代一起改变的,还有少女漫画。
在日式纯爱少女漫画发展没多久之后,漫画业界发现,比起女人和男人的爱情故事,男人和男人之间的爱情能够制造更多的情节爆点,也更容易吸引女学生的注意力。
于是少女漫画再一次精准拐弯,切中了一个至今盛行不止的漫画类型——腐女漫画,高桥留美子的《福星小子》是其中的代表之作。
但腐女漫画持续发展至今,其内核已经被极大的拓展,任何男性之间要超越一般情感程度的情节都能够被定义为“腐”。
而“腐”和“BL”元素也成为了一个吸引读者的“财富密码”延续至今甚至可以说大放异彩。
然而,如果说到80年代,必然绕不开的一个类型,那就是少年漫画中的王者——王道漫画,而谈到王道热血漫画,也必然绕不开的一部作品——《龙珠》。
1984年,凭借《阿拉蕾》大获成功的漫画家鸟山明以《西游记》为灵感创作了搞笑冒险漫画《龙珠》在《少年jump》上进行,由于前期反响一般,鸟山明在连载过程中转变风格,将加入了大量热血格斗元素,使得《龙珠》大获成功,连载过程中鸟山明数次想要完结,但由于压倒性的人气支持,只能一再连载,逐渐成为了《少年jump》的台柱。
在同一时代,由于龙珠的影响,无数热血少年漫开始冒头,为了对抗《少年jump》,隔壁《少年Sunday》也趁势推出了《乱马1/2》出来跟《龙珠》对垒。
毫无疑问,《乱马1/2》是一部足够优秀的作品,也是时代的记忆之一,甚至在销量上层一度反超龙珠,但站在后来者的视角上,要选出一个80年代的最强王者,那么必然只有《龙珠》。
《龙珠》成功是多方面的。
技术上,鸟山明在《龙珠》中贡献出的电影级分镜,流畅的画面处理,强而有力的打斗感,线条简洁,表意精确,几乎是超越时代的水平,即便放在当下也是大师级的水准。
内容中,首创战斗力系统,带来变身战斗模式,在战斗漫画中融入了独特的想象力与科幻元素,这些设定手法成为了后来众多热血格斗漫的标配。
在业内,《龙珠》开创了王道少年漫这个题材,助力《少年jump》迎来了事业的巅峰,影响了日本王道热血少年漫画后来20年的发展方向,也让鸟山明本人走上神坛。
文化上,《龙珠》输出全世界,成为了日本文化的代表。
1993年,法国格雷纳出版社按月出版发行了《龙珠》,单册销量达30万册,成功带火了这家公司,从此之后,西方市场对日本漫画彻底打开。
商业上,《龙珠》在日本国内累计发行数量超过1亿6000万部,全世界累计超过2亿5000万部,是全世界被改编为游戏次数最多的漫画,衍生的动漫、周边等风行全世界,是盈利最高的IP之一。
群星闪耀的80年代,《龙珠》就是最亮的那颗星。
《龙珠》的光芒,漫画的全面爆发,让日式动漫迎来了历史高光。
而内容的繁盛,带来的,是激烈的商业竞争。
在这日式漫画的发展的黄金时期,市场属于三大漫画周刊,《周刊少年Sunday》、《周刊少年Magazine》和《周刊少年Jump》。
《周刊少年Sunday》是日本小学馆发行的综合性少年漫画杂志,刊于1959年。
拥有包括安达充、高桥留美子、青山刚昌等的一批著名漫画家。
刊载作品画技、情节优秀,题材多样化,重视“爱情” “浪漫” “女性特有的智慧”等要素,更倾向于由作家自行发挥。
女读者和较高年龄层读者占比较高。
代表作品有《名侦探柯南》、《棒球英豪》、《乱马1/2》、《犬夜叉》、《潮与虎》等。
《周刊少年Magazine》是日本讲谈社出版的少年漫画杂志,于1959年创刊。
是手冢治虫和永井豪曾经供职的杂志社,拥有重野秀一、小川悦司、赤松健、上条明峰等知名漫画家。
代表作品有《第一神拳》、《三眼神童》、《恶魔人》、《湘南纯爱组》、《金田一少年事件簿》、《中华小当家》、《鬼眼狂刀》等。
《周刊少年Jump》由日本集英社发行,创刊于1968年,是日本发行量最高的连载漫画杂志,位列三大周刊少年漫画杂志之首。
刊载作品以动作冒险类为主,多带有幻想味道,追求个性张扬情节的峰回路转,以“友情,努力,胜利”为基本原则。
偶尔也有恋爱、运动,历史题材的作品,由于人物设计偏美型,因此也拥有大量少女读者。
辉煌的80年代,是漫画的黄金期,也是三大漫画周刊的战争期。
1968 年日本漫画产业蓬勃发展,《少年jump》创刊时,《少年 Sunday》和《少年 Magazine》两本杂志的销量已经近百万,《少年jump》因而压力巨大。
为了突破两家巨头的限制,《少年JUMP》将一般漫画周刊带有的其他特辑和体育报道全部去除,整本杂志全是漫画,同样的价格,更多的内容,让读者觉得更加划算。
同时《少年JUMP》拉来手冢治虫和赤冢不二夫两位业界大神,设立针对新人漫画家的手冢奖和赤冢奖,确保了自己有源源不断的新人漫画家作为补充。
具体规则上,确立友情,努力,胜利三要素;独特的编辑制度,让编辑对内容重度参与;独创的调查表制度,一切以数字说话,数据好的就继续,数据差的直接砍掉。
创立仅仅两年,《少年jump》就以永井豪的《破廉耻学院》,本宫弘治的《男儿当大将》,鸟居一义的《厕所博士》以及吉泽保美的《根性青蛙》四大支柱作品获得近百万销量。
在三家漫画的互相抗衡中,日本漫画才终于走入了辉煌的80年代。
到了80年代,《少年JUMP》友以《龙珠》《北斗神拳》《足球小将》《城市猎人》《圣斗士星矢》等一系列神作,在这漫画产业的巅峰对决中占据绝对优势。
为了对抗《少年JUMP》,两大漫画周刊也在这一时期推出了不少佳作,《少年 Sunday》的《怪盗基德》、《城市风云儿》,《少年Sunday》的《乱马1/2》。
三方对抗,成就了日式漫画的荣光时代。
但王冠只有一个,那个王冠属于《龙珠》,也属于《少年jump》。
经济的繁荣带来了漫画的繁荣,但二者却建立在了漫画家的痛苦之上。
漫画家在很多人的心里可能是一个非常梦幻自由的职业,对漫画行业真正有了解的人才能知道漫画家的艰辛。
漫画作者这个职业呈现典型的金字塔形态,成名作者靠一部作品就能够花一辈子,只要一部作品出了名单行本、IP授权和周边被动收入能够让他们一辈子吃穿不愁,但这样的作者在业内是顶级的存在,大部分的漫画作者别说出名作品,连在三大周刊连载的机会都没有。
无数人拼尽全力依然默默无闻,一次次投稿一次次被拒。
漫画这个行业充满了机遇,有机遇自然就有无数的挑战者,有无数的挑战者就有无数的落败者,绝大多数的漫画家连生存都成问题。
很多漫画家即便出版了作品也依然很少能等到成名的机会,更多的是因为人气低迷,作品被腰斩,努力很久依然缺乏机会,最后黯然离场找机会另谋生路。
在这种残酷的内卷筛选机制下,能成名的,都是时代的明珠。
这是读者最好的年代,但对作者却未必如此。
而即便是成名漫画家,生活依然痛苦。
大多数的漫画都是周更,这就意味着漫画家们几乎除了睡觉都要泡在工作室中写稿,许多漫画家一天只能睡四五个小时,剩下的时间只做一件事——画漫画。
而画漫画的同时,还要跟周刊编辑做斗争,决定漫画内容的趋势,要迎合读者,要博取人气。
人气跟深度往往是冲突的,很多漫画家为了迎合大众往往不能尽情表达自己想要表达的内容。
《龙珠》连载期间,鸟山明数次想要将其完结,却迫于《少年jump》的压力和一涨再涨的人气不得不继续画下去。
富坚义博跟《少年jump》闹翻,化身富奸摸鱼老贼,从此世界上才有了一个以画漫画为兴趣的麻将佬。
但反过来说,也正是因为漫画家不如狗,漫画这个行业才能发展出一个辉煌的王国,如若漫画市场没有机遇,漫画家毫无竞争,那么这个日式漫画或许也不会迎来如此辉煌。
80年代,三大漫画周刊的战争,漫画商业的繁荣,漫画市场的辉煌,以《龙珠》横空出世迎来了高光时刻,少年jump制霸市场。
日本漫画在此完成了自己在特定历史时期最关键三个改变:
发展出一套专属于日本漫画的完整产业体系;为漫画产业打开市场,带来海量用户;把日本漫画作为一个文化符号推向全球。
这三个改变标志着日本漫画作为一个产业而言完成了最初的原始积累。
而这个原始积累在漫画产业迎来危机之时,也将会成为日本漫画对抗危机时的最大希望。
辉煌总会过去。
在《龙珠》连载完结的那一天,JUMP的销量猛降,成为日后日本动漫产业走入下坡路的其中一个标志。
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选择,这个时代是经济,是商业,是纸媒,是日本,但下一个时代是什么?
谁都不知道。
没有人知道时代何时会选择你,正如没有人知道时代何时会放弃你,更没有人知道时代会带走什么。
随着《龙珠》的终结,时代带走了它选择的东西。
代价是什么呢?
这个东西,是日本的经济。
5
90年代,日本经济在长时间高速发展之后,迎来了崩塌,昭和梦碎。
或许是因为80年代的盛世余晖;
或许是因为漫画需要的经济投入更少,或许是因为经济危机下人们需要更多的精神寄托,漫画绘制出来的各种虚幻场景成为现实败犬们心中的理想乡。
娱乐成为逃避现实的工具,经济危机下,售价低廉的漫画反而持续繁荣。
90年代是一个属于美国牛仔裤和街头篮球的时代,随着日本经济的衰退,欧美文化开始大举入侵,日式不良文化通过和欧美流行文化的相融走向大众化。
不良文化开始根植在漫画市场的低层,一方面开始更多的不良漫画在这一时期诞生;另一方面更多的漫画有了“不良风”的滤镜。
《圣子到》、《我是大哥大!!》、《少年champion》、《热血高校》等作品是这个时代不良漫画的典型代表,无数不良名作井喷而出。
而不良漫画本身也在不断的适应时代进行自我进化,在“不良”这个主题下,更多的漫画开始寻求新的突破。
《麻辣教师GTO》通过一个更加不良的教师,以反传统的人物与故事情节,对传统教育理念进行了大胆的颠覆,以黑色幽默尽情的嘲讽这日本社会和教育界中的陋习,把“不良”变成了另一种形式上的“正能量”。
而更多的漫画则披着“不良”的外衣讲自己的故事,这时期大量的漫画主角都有着或多或少的不良色彩,随后开始踏上自己的道路。
其中最为经典的是《灌篮高手》。
《灌篮高手》在前期是一部不折不扣的“不良漫画”,樱木花道也是一个典型的不良少年,整部漫画以三井寿那句著名的“教练,我想打篮球”作为分界线,开始进入运动漫画领域,并随之踏上封神之路。
之后的故事,你们也知道了,这部前不良后运动的漫画和《足球小将》、《棒球英豪》并列为日本运动漫画三大巅峰巨作,影响了无数人。
90年代,同样的日本动漫产业的转折期。
在80年代后期开始,日本战后三十年间出生的人群基本已经长大成人,由于儿童向市场饱和,动漫产业开始向成人化市场力。
漫画和动画一体两面,相互影响。
漫画上,成人、色情漫画等元素开始兴起。
成人题材漫画开始诞生像以北条司的《城市猎人》为代表的都市漫画,以池上辽一的《英雄本色》为代表的黑帮漫画,以伊藤润二为代表的恐怖漫画。
同时,现实的压抑催生了科幻作品的起飞,受经济危机影响,赛博朋克类型的作品也在此时开始发光发热,一代神作《EVA》上线,披着少年漫的外衣,讲着成年人的故事。
在成人题材兴起的同时,一同到来的还有软色情。
在二战前,日本漫画就有了色情化的萌芽。
当然准确的说,全世界的漫画,包括今天流行的二次元手游,都有软色情。
政治,战争,阴谋论,软色情,这些是人类关注度的本能。
在漫画进入现代化之后,成人色情内容如影随形,与漫画产业相生相伴。
甚至许多漫画大家都曾经画过成人色情漫画,手冢治虫的女儿曾发推称,在父亲的工作室中发现了大量让人脸红的“色情”漫画。
到了80年代,色情漫画已经成为了漫画中的一个独特分支。
1989年,宫崎勤事件爆发,犯罪嫌疑人宫崎勤在一年多的事件内诱杀4名女童,警方在宫崎勤住所内发现大量的色情动画录像带,民众将色情犯罪与色情动漫关联在了一起,日本动漫画产业遭受了重大打击。
大量漫画被认为是有害图书,遭到严重打压,政府不断出台法律政策,整顿规范行业风气,在压力之下,出版行业选择了自我约束,成人、色情漫画遭受重创。
但同时,有压制就会有抵抗,色情漫画被削弱,大量软色情元素开始在漫画中普及。
比基尼铠甲成为无数漫画的标配,大量短裙短裤、童颜巨乳的女性角色开始上线,像《蜡笔小新》、《气象台女主播》、《城市猎人》这种看似“正经”的漫画中也有着无数的擦边球暗示。
漫画中的色情元素一直不少见,但在宫崎勤事件之后,软色情成为了主流,到现在,软色情在动漫中已经无处不在。
内在反映的,其实是漫画目标向成人市场的转移。
奶头乐是所有人的需求,即便是成年人。
又或许,在那个灰暗时代的成年人,比小孩更需要奶头乐。
漫画市场在儿童向用户保持稳定的同时,高龄层用户群体快速增长。
漫画作品种类繁多,内容无所不有,用户基数快速增长。
这是一个前所未有的辉煌时刻,却也是世纪末最后的荣光。
文化是经济的映射,尽管有所延迟,但该来的始终会来。
封神的《EVA》,以宫崎骏动画为代表的影视动漫,为ACGN(N代表小说)带来了大量用户,让漫画市场吃到了红利,但动漫不只是漫画。
《EVA》和宫崎骏的封神代表的是影视动漫的崛起,而这也将是未来漫画衰落的原因之一。
而漫画所依托的纸媒依然是旧时代的产物,旧时代已经过去,新的时代纸媒已无容身之处,决定漫画命运的,将会是下一个十年。
6
2000年之后,日本漫画踏入新的时代,但新的时代不一定是好的时代。
传统漫画呈现明显疲态,王道漫画荣光不在,机器人、科幻漫画过了黄金时期、魔法神话等题材呈现颓势。
题材的重复,互联网的发展,漫画周刊自身的制度问题导致漫画产业江河日下。
“努力、友情、胜利”的关键词已经不再适合新的时代。
曾经的王者《少年jump》靠着“死火海”三大王道漫苦苦支撑。
大众越来越习惯看视频,看动画,打游戏,而不是捧着一本漫画在那里看。
这时候,漫画的危机到来了。
在电视已经全面普及,动画以低播放成本+周边盈利的模式开始泛滥,互联网也在同一时刻进入到大众生活中的时候,漫画作为一种低门槛低成本的消费产品,在电视动画和互联网的对比之下,成本不够低的同时内容也不够丰富。
这严重的打击了漫画,甚至是纸媒这一产物的生存之本。
漫画的危机,本质上就是一种新的廉价娱乐,抢占了另一种廉价娱乐的生态位。
这不是商业的竞争,而是时代的交替。
三大漫画周刊在时代的洪流下独力难支。
但危机之下新的需求在涌动。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新媒体的普及,在传统王道漫画逐渐失去市场的同时,轻度动漫(短篇幅、日常类)开始崛起,与之一同普及的还有宅文化。
在90年代后期,随着电脑的普及,美少女游戏文化被更多人接触到。
动漫作为一种艺术载体有了新的趋势,ACGN文化的受众开始增多,且得益于互联网文化的特点,受众也与作品的互动也在逐渐增多。
而飞速增长的动画产业贡献了像《千与千寻》、《苹果核战记》、《千年女优》、《钢之炼金术师》等优秀作品。
这些作品继承和发扬了日本动漫的传统之时,对在内核上进行了大量创新,融入许多深邃而细微的思考,表达了从业者和大众在新时代共有的迷惘。
这些优秀的作品笼获了大批观众,也为ACGN文化带来了大量的用户。
低欲望时代下,大量轻度ACGN文化产品的普及,御宅族开始批量化诞生。
动画和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冲击了传统漫画市场,但也带来了机会。
漫画市场陷入痛苦的转型期,不转则死,但转,还有可能活。
实际上,漫画产业的迷惘,实际上是年轻人的迷惘,也是时代下所有人的迷惘。
一个旧事物正在死亡,新事物正在诞生的时代下,我们是会随着旧事物一同死去还是会跟随新事物获得新生?
答案没有人知道。
但他们或许都没有意识到,新的时代正在到来,新的需求正在抬头。
而新时代的需求,正是他们重生的机会。
7
时间来到2013年前后。
在手机、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之下,纸媒的衰落变成了一个不可避免的必然。
《火影》、《死神》先后完结,只剩路飞一个人在伟大航路上支撑着王道漫最后的荣光。
随着王道漫荣光不再,市场开始转型,不再寻求长篇连载,不再追求于热血王道。
于是,在数年时间的痛苦转型之后,一批与传统王道漫截然不同的漫画在此登场。
《进击的巨人》、《电锯人》、《一拳超人》、《鬼灭之刃》,此时纷纷亮相,这些看似王道热血,但形式、画面、内核总有一个反传统的“非主流”漫画开始进入主流市场。
我喜欢管他们叫做【反乌托邦】。
除此之外,各种转生类动漫,轻小说改编动漫开始大规模涌现。
有趣的是,在我国,也是同样的时候,反套路和穿越小说也在涌现。
移动互联网的存在,使得大众对动漫的需求激增,用户不再需要那些动不动追好几年的作品,不再需要那些主流、热血的作品。
移动互联网的到来让提升了大众的需求阈值。
他们开始追求更短平快,更追求有趣、另类、不同的作品。
于是大量针对性产品被推到了他们的面前。
漫画产业的进一步发展,让更多的“非主流”作品有了出名的机会。
这是漫画做出的第一个改变,就是产品路线上的改变,放弃了对原本产品的定位,在新的时代发现新的需求。
而同时漫画也做出了第二个关键的改变,那就是产业自身定位的改变。
可以说,在御宅族大爆发之前,王道漫画一直是漫画的主流,但在这之后“轻度”开始引领市场,王道漫画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甚至漫画自身也不再是ACGN中的主宰者,而是成为了一个IP的提供者。
漫画自身不再作为一个盈利的主要节点,而是起点,以漫画作为起点发展动画,扩展周边,联动互联网相关产业。
在互联网引发的大御宅族时代,漫画在纸媒日渐没落中放弃了C位,转而在在新时代找到了一个适合自己的生态位,从而避免了最终死亡的结局。
时代是一个筛子,何时的通过,不合适的留下。
每个人,每个事物都有适合自己的时代,但时代不会一成不变。
时代从来没有想过淘汰过任何人,只是常常有人跟不上时代。
在廉价快娱乐泛滥的时代,漫画既不够廉价,也不够快。
8
当我们回过头看,你会发现,漫画其实一直都是少年的漫画。
50、60年代,是战后婴儿潮这批日本青少年对文化产品需求最旺盛的时候,于是漫画以子供向的形式起步。
70、80年代,是战后婴孩成为少年的时代,于是少年漫画开始发展。
90、00年代,是见证过日本经济繁荣,以及经济破灭的少年长大成人的时代,于是漫画开始更加成人化。
10、20年代,是互联网的时代,于是漫画开始转身,成为时代IP的提供者,开始为全球范围内的少年提供内容。
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需求,漫画,不过是现实的映射。
你想看什么,漫画就给你什么。
漫画没变,少年变了。
9
从漫画回到现实,在日本漫画产业强势发展,并借助互联网起飞成为一个全球性产业之后,许多国家面对日本动漫文化的入侵,试图发展自己国家的漫画产业,但几乎无一例外的举步维艰。
这并不是市场的问题,而是时代的问题。
事实上,在当下已经没有一个国家能够像当年的日本那样再度发展出一个完整的漫画或者动漫产业,即便日本自身也是如此。
因为漫画本身就是一个错位发展的过渡性“备胎”产业。
回想一下日本漫画的发展,在起步之初,日本的文化消费产业就是一个极端弱势的开局。
日本的国内资本要选择一个内容产业,但真人影视打不过美国,高端动画打不过迪士尼,文学打不过传统文学市场,市场前景不明朗,唯一没有竞争对手的,就只有故事漫画。
动画方面也是如此,由于欧美TV动画在制作和模式上更为成熟,根本干不过。
于是日本本土资本将资金注入到对资金和人才的要求都比较低的本土漫画和动画,将定位与西方产业错开,发展出自己的产业。
类似的还有我国的网文产业,在动漫被日本市场把持,电影市场被欧美大片把持,文学市场干不过传统文学的时候,互联网的诞生给网文提供了机会,使得低成本低竞争的网文成为了我国国内发展最迅猛,模式最独特的一个产业。
日本漫画和国内网文一样,是一种别无选择之下的选择,一个错位发展的行业。
但正由于这个行业的特殊属性,低成本、缺乏竞争者,才导致了这个产业能够被早期入局者快速上升,一家独大。
随着时代的发展,纸媒的没落成为一种必然,其他国家和地区再也无法复制日式漫画的传奇,包括日本自己。
但日本漫画没有随着纸媒的没落而终结,依然在续写着自己的故事。
原因是,日本漫画已经完成了自己的原始积累。
漫画的崛起跟纸媒产业的兴起密切相关,无论是美漫还是日漫,都是在经济的发展,电影杂志等纸媒的崛起下诞生。
纸媒的繁盛带来了漫画的黄金时代。
随着纸媒的衰退,互联网、流媒体逐渐成为日常内容消费的主流,美漫开始走向下坡路,日漫荣光不在。
但幸运的是,美漫和日漫在纸媒彻底衰落之前享受到了时代的红利,发展出了一套完整的业界模式,一个全球化的市场,完成了原始积累。
美漫画发展出极为成熟的产业体系,以改编动画,超级英雄电影火爆全球。
日本漫画则培养出了大批忠实的“付费用户”,同时完备的ACGN体系,周边产品、IP授权,使得日本漫画即便在纸媒衰落之后也能以电子漫画,以授权产品,以影视改编,以一个完整的产业链,越过纸媒的限制继续发展。
然后,用手游来完成收割。
并不是说日本漫画没落。
现实中,日本的ACG产业体系相当完备,动画和游戏还在创造更多价值。漫改动画、漫改游戏有自己的一条完整产业链,即使实体漫画盈利减少,衍生产业也足以维持它存在,这都是在“纸媒黄金期”发展中,培养出来的。
然而,纸媒的黄金期早已逝去,在纸媒衰落的今天,要再造一个日漫式的神话已经是不可能的现实。
他们还在前进,但并不是动力,而是惯性。
不是作者不努力。
不是读者不给力。
而是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主题。
时代变了,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