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大王哈默 石油大王哈默年轻图片
达成合作,往往需要双方的共同努力。
在和平年代,这样的努力指的或许只是双方的积极性和配合度,但是在那些存在“针锋相对”的年代,想要达成合作,或许还需要使用一些“小招式”。
例如说:1979年的时候,美国的石油大亨哈默为了和邓小平见上一面,和中国达成合作,在一场宴会中骗过了一群特工。
或许有人会有疑惑,既然哈默是美国的石油大亨,美国应该很愿意看到他与中国合作才是啊,为什么不直接将他放到宴会的邀请名单当中呢?
这是因为,哈默有着一个很重要的身份,那就是美国与苏联之间贸易往来的总代理。
他代表着美国与苏联保持着友好的贸易关系,而中国与苏联,当时又正处于冷战时期……
01 混进宴会的哈默
“不能让哈默影响到中美建立起来的合作关系。”
美国当时是这样想的,于是在邓小平访美时参加的宴会当中,他们并没有邀请哈默。
可是,哈默却并不认为自己需要躲起来。
恰恰相反,作为一个政治嗅觉十分敏锐的人,他觉得这是自己与中国达成合作的一个最好的时机。
为了能够见到邓小平,他展开了一系列行动……
在最开始的时候,哈默没有意识到这件事情有多么困难,所以他只是找人疏通了一下关系,希望能够在邀请名单上把他的名字加上去。
后来他发现,疏通关系十分困难,他做了很多努力,也仅仅是拿到了入场资格而已。
哈默并没有因此放弃。
在他看来既然自己能够进入到举办宴会的场所,那么就一定能想办法进到宴会当中去。
于是,在宴会当天,哈默西装革履,与夫人一起抵达了宴会地点。
宴会当天的安保非常严密,各处都遍布了特工,根本没有办法混进去,而若是想要堂堂正正地走进去,就需要手拿邀请函,通过两道关卡的检查。
理所当然的,哈默被拦在了门外。
虽然他的大名没有警卫不知道,但是警卫仍然硬着头皮拦下了他,并且告诉他说,
“您不能进去,您没有邀请函,且受邀名单当中也没有您的名字。”
哈默虽然心中非常尴尬,但是表面上仍然非常淡定地告诉警卫说,自己不可能不在受邀人员当中,应当是名单在制作的时候出现了差错。
出于对哈默名号的信任,警卫在思索了一番之后,还是放哈默进入了第二道关卡。
哈默心中当然知道这里的名单上也不会有自己的名字,但是他仍旧十分冷静地对拿着名单的总管说:
“请你再仔细核对一下名单,门口的名单上出了差错,上面没有我的名字”。
总管知道他的身份,自然是不敢怠慢,于是赶紧仔细检查起来。
可是,他仔细核对了好几遍,上面还是没有哈默的名字,总管十分抱歉地告诉了哈默。
哈默却仿佛早就知道这个结果一样,只是朝着他笑一笑,然后礼貌地询问他说,能不能把名单给自己看一下。
总管自然不会拒绝,于是哈默拿起了这份名单,开始寻找起自己熟悉的人。
很快,他找到了一个叫做麦吉的人,哈默告诉总管说:“这是他们公司的一个管理人,制作名单的人很有可能把我们视作一体,所以才会在名单上遗漏了我的名字。”
总管恍然大悟,没有再多问一句,直接将哈默夫妇放了进去。
02 与邓小平洽谈
哈默终于如愿以偿地进入了宴会,这对他来说意味着这场洽谈已经成功了一半。
很快,哈默看到了抵达宴会的邓小平,他赶快凑过去与邓小平打了招呼。
邓小平对他的到来表示十分欢迎,并且展现出了一个相当友好的态度。
不仅没有因为苏联与他的关系而展现出丝毫芥蒂,反而告诉哈默说,希望也能与他成为朋友。
这让伴随在邓小平周围的美国高官十分惊讶,也让哈默十分激动。
他们的交谈非常顺利,在吃饭的时候邓小平甚至特意让哈默坐到了他旁边。
哈默知道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开始,这意味着自己和中国的合作有了新的可能。
事实证明,哈默的这种商业敏感度是非常灵敏的。
因为就在同年的五月,他就收到了中方的邀请,得以被特批乘坐私人飞机前往中方做客。
这一举动绝对不仅仅意味着哈默与中国友好合作的开始,这更像是给美国那些尚且在观望的企业家们一个信号,告知他们中国愿意敞开国门与他们进行合作。
哈默的中国之旅十分顺利,在经过一番商谈之后,其与中方成功签订了一个煤矿开发的项目。
这个项目对双方来说都意义重大,其不仅让哈默获得特许,成为第一家拥有着勘探石油权的美国公司。
商业版图成功扩张,也让中方的经济发展有了新的动力,为以后与美国达成更多的合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03 成功的合作
可以说,哈默与中国的这次合作,对双方来讲都是非常成功的,而这样的成功,也与双方共同的努力分不开。
倘若不是哈默无视一切的阻碍,坚定地在宴会上与邓小平碰面,那么这场合作或许并不会发生。
而倘若不是邓小平心胸宽阔,丝毫不在意哈默与苏联密切的合作关系,那么这场合作也未必得以实现。
正是因为双方的目标一致,且都是诚意满满,才会实现一场双赢的合作。
这样的合作更是为中国与美国日后的友好贸易往来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哈默之后,越来越多的美国商人开始寻找机会与中国达成合作,中国的经济发展,也因此有了很多新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