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一万年 公元前一万年发生了什么
克洛维人(约公元前11200年前11000年)
保存完好的最早的古印第安聚落是与独特的克洛维期新带槽尖形器(Clovisfluted points)联系在一起的(图1)。
图1、两件精美的克洛维斯尖形器,出土于北美大平原上的一处人工储藏饺中
克洛维斯传统以新墨西哥的克洛维斯镇命名,曾在约公元前11200年11000间各种不同形式活跃于北美洲和中美洲的许多地区虽然克洛维斯文化只是一种土生土长的北美洲文化传统,但其根源却存在于一些北方觅食者文化中,例如早在公元前11800出现于阿拉斯加的隐藏猛犸象(Hidden Mammoth)遗一地(Mesa)遗址,那里的觅食者们会在捕猎时使用矛镞。其实,些遗址充其量不过是一些骨骼、灶坑(火塘)和石器,它们是阿拉斯加有人类居住的最早证据,并且在更早的传统如西伯利亚的杜克泰文化中没有直接的对应物。
克洛维斯文化最常体现在不时发现于北美平原上的猛犸象和野牛尸骨,但这种说法也极具误导性。这些平原于冰期末期实现扩张,平原上茂盛的矮草供养了各种大型猎物,如野牛、猛犸象及其他反刍动物,生活在平原上的克洛维斯游团就是靠捕猎包括这些动物在内的各种大大小小的猎物维生的。他们有着很强的流动性,经常在河边溪畔和固定水源附近安营扎寨。他们杀死猎物,并在其尸体附近露营。
尽管如此,却不能说克洛维斯人就是纯粹只捕捉大型猎物的猎人。他们不仅在空旷的草原上居住,而且也在林地、苔原、沙漠和沿海地区生活。在有些地区,可食用的野生植物很可能至少与猎物有着同等重要的地位。捕猎鱼类和海洋哺乳动物在当地生活中同样也有相当重要的意义,尤其是在那些海岸线上升的沿海地区。但是,不管克洛维斯人及其同时代人曾经食用哪些食物,大型猎物都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毕竟它们是相对丰富的肉类来源。
各地的克洛维斯人口都不多。他们拥有非常易携带的工具,因为他们所掌握的打制石器技术(stone-flakingtechnology)能够生产出纤细的带槽(fluted)尖形器。猎人们把这些尖形器装到长长的木矛柄上,有时还会把矛头接到一个充当铰链(hinge)的可拆卸前柄上。当矛被刺进动物体内时,前柄会自行脱落,使得这种锋利的尖形器一直待在伤口中。与后期的古印第安人群体和旧大陆上的那些冰期晚期狩猎者一样,克洛维斯人也是徒追捕猎物,并依靠其追踪技巧和投掷棍棒(梭标投射器[atlatls])的精确性来捕杀猎物。
克洛维斯人的起源至今完全是一个谜。但是,大多数专家认为他们最终起源于活跃于阿拉斯加和东北亚地区的冰期晚期觅食者。如果最早的美洲人是在约15 000年前来到新大陆的,那么人们在这块处女地上的传播速度可以说是相当迅速的。到公元前10000年时,器时代的觅食者已经出现在了美洲的各个角落,虽然总人口只有几万人,但他们成功地适应了你所能想象到的当地各种环境特征。
而这一时期,末次冰期早已结束,北方巨大的冰原也正在快速地消退。气温迅速上升,许多冰期晚期的大型猎物灭绝了。第一批美洲人的后代们以各种不同的方式适应了这些新环境,其文化变迁的轨迹最终导致一系列光辉灿烂的美洲印第安社会在15世纪晚期与欧洲人相遇。随着美洲首次出现人类聚落,已近成这是人类第二次大辐射,也是世界史前史上最重要的发展。它不仅为现代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生物文化多样性,而且还孕育出食物生产、村落生活、城市文明以及太平洋诸岛上聚落的出现--这些恰恰是我们这个多元而复杂的世界的根源所在。
在进入距今45000年以后,智人从非洲和亚洲西南部向欧洲和欧亚大陆的传播。此时,随着解剖学意义上的现代人在距今45000年以后取代尼安德特人,人类在狩猎和觅食活动中出现了一股专门化和灵活性日渐增强的趋势。冰期晚期自然环境的复杂多样性赋予西欧的克鲁马努人极大的灵活性,他们发展出了更加复杂的社会,创造出了相当精致的骨器和鹿角器制作技术,以及反映在其艺术传统中复杂的象征生活。这些文化在距今18000年以后约6000年里活跃起来的马格德林文化中发展到了顶峰。冰期晚期的狩猎-采集者也缓慢地扩散到了俄罗斯平原地区,并靠各种猎物维生。地处遥远东北部的西伯利亚最晚在25000年前就已经有人类居住,但东北边缘地带可能在冰期晚期的最后一次降温期间被废弃,然后15000年前左右再度恢复使用。
美洲的第一批居民来自亚洲东北部地区,他们有可能穿越或沿着白令陆桥(白令地区中部)沿岸而来,但其到达时间却存在相当大的争议。有些科学家宣称来自南美的考古学证据证明美洲印第安人早在距今40000年前就出现在了美洲。多数学者认为最早的聚落出现的时间要晚得多,可能在冰期最末期,距今15000年前。有证据显示,智利到公元前11800年时已经有人类居住,而北美洲的克洛维斯人则活跃于公前11200年前10900 年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