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奥武夫电影 贝奥武夫第一季
中唐时期(756年肃宗在灵武即位——文宗大和九年即835年“甘露之变”爆发),有位诗人叫白居易,据说他写好诗文后都会念给老人家听,老人家不懂了就继续修改,直到大家都读得懂为止。他的诗歌明白如话、通俗易懂、平易浅显。
“甘露之变”进一步巩固了唐朝宦官专权
第一个例子就是“新小说”(也叫“反小说”)。这股“新小说”之风兴起于20世纪50年代的法国,他们认为以巴尔扎克为代表的传统现实主义小说已经过时,需要创新小说样式,并反对现实主义小说的一些创作原则。在体式上,他们写生活的片段,零零碎碎,甚至没有完整的故事和清晰的脉络。内容上晦涩难懂,不知所云,在零零碎碎的片段中表现作者的思想和观点,因此得到的评论也是褒贬不一。这种小说的现实根源是“二战”后那种压抑、集体化、不注重个体的社会崩溃所致。法国的新小说派诞生过几位著名作家,比如玛格丽特·杜拉斯、米歇尔·布托尔和西蒙,其中西蒙还获得过诺贝尔文学奖。
克洛德·西蒙获得1985年的诺贝尔文学奖
第二种就是日本的“唯美主义”。日本的“唯美主义”(“唯美主义”是在世界范围内掀起的艺术流派,但日本又融入了本国特色)也不甘示弱,代表人物有永井荷风、谷崎润一郎、三岛由纪夫和川端康成等,其中川端康成也获得过诺贝尔文学奖。他们认为艺术应该独立于任何哲学之外,不需要反映什么,也不需要作用于什么,艺术就应该是纯粹的艺术。这种艺术思潮的根源相当复杂,以后碰到英国作家王尔德后会做具体介绍。
川端康成获得1968年诺贝尔文学奖
第三个就是中国的“网络小说”。我们先看看中国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先生是怎么评价网络小说的。“如今,网络写手辈出,网络文学作品层出不穷。在我看来,这是一个好现象。网络对人类社会的改变是普遍的,影响了社会的每一个角落,文学也不能例外。网络的出现改变了中国文学创作的格局,文学的门槛降低了,走向文学的道路变得更加宽阔和多样……有人问,在网络文学铺天盖地的情况下,传统作家会转变吗?每个人有每个人的考虑,至于我本人,没有考虑做网络文学,而会坚持传统写作。因为我个人觉得,到目前为止,采取传统方式阅读的读者还有一个大数量,而在网络上阅读的人也不是我潜在的读者。”
莫言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
这段话摘自于2008年12月1日的《人民日报》,作为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莫言先生话说得隐晦但也不难理解,传统文学和网络文学井水不犯河水,他不想去了解也不会去写网络文学这些东西。在这里,莫言先生支持的是广义的“网络文学”(广义的“网络文学”指的是通过网络媒体发表的所有文学样式和作品),不考虑的是狭义的“网络文学”,即各大读书网站上的穿越、言情、修仙、凶杀等的文学。
这种文风兴起和泛滥的原因涉及众多因素。工具上得益于网络的普及;门槛上得益于资本的协助,可以说是0门槛;思想根源是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虚无主义的泛滥;现实条件则是强大社会压力上的倒逼。现实中的无望和达不到的,转而寻求网络中的刺激和安慰,这是一种逆向的反映现实,同时由于竞争过度激烈和更高水平血液的加入也出现了一些优秀的作品。
我并不喜欢这类文学样式和作品,但也没到你死我活的地步,我钟爱反映和作用于现实的传统文学。其实艺术不应该成为一部分人的玩物,而应该是所有人都能看得懂的精神享受,从这个角度上说,网络文学的创作者也是值得让人尊敬的。所以,在杜拉斯之后,我就不再介绍法国作家了(以后有机会会补充),因为我完全没心思看下去了。
那么除了法国之外,还有哪个国家拥有如此绚丽多彩的文学作品呢,答案就是英国(中国除外,毕竟我们是外国文学作品鉴赏与推荐,从今天开始我就会一直推荐比较著名的英国文学作品)。
作为一个面积不到25万平方公里的岛国,能有如此巨大的成就是应该给予掌声的。这个曾经的日不落帝国,可以说在各个方面影响了世界,不管是它的殖民统治,还是几次工业革命的兴起,亦或是两次世界大战的参与。即便是现在,英语仍旧是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语言,英国仍旧是联合国五常之一,在科技、军事、经济、文化和政治上仍有比较大的影响力。
英国米字国旗
那么英国文学最早要追溯到哪部文学作品呢?这就是我今天要介绍的史诗《贝奥武夫》(部分版本又译为《贝奥武甫》)。在腾讯视频里可以搜索到这部CG电影,可以说很黄很暴力(电影删减很多,但结构仍旧完整,可以一看),电影还原了当时北欧民族粗犷、活泼和尚武的性格特点。
我们先粗略讲一下电影,再找出电影和书的不同之处,最后说一说为什么《贝奥武夫》这么受英国人推崇!
故事发生在古时代的北欧丹麦,古丹麦国王年轻时(还不是国王)为了获得王位,和女巫(一条龙)达成协议(协议就是和女巫产子,自己获得王位),结果自己和女巫生的孩子是一个怪物,王国经常受到怪物的破坏,因此国王悬赏勇士消灭怪物。古瑞典的英雄王子贝奥武夫历经千难万险来到受难的王国,协助国王铲除怪物,最后怪物被杀死。
怪物母亲(女巫)悲痛欲绝,发誓报复,国王迫不得已再次请求贝奥武夫出马。贝奥武夫答允但并没有杀死女巫,反而因为女巫的美貌和允诺的条件(和上个国王一样)隐瞒了事实。这个举动被老国王知晓,老国王因此自杀,王位自然落到贝奥武夫身上,但同样的厄运再次袭来。
CG电影《贝奥武夫》海报
贝奥武夫和女巫生的孩子化身一条金龙重复着过去的破坏行动,最后贝奥武夫和自己的孩子同归于尽。王位落到自己的得力助手身上,同时女巫又在勾引新的国王……
书中的情节就没有这么复杂了,老丹麦国王受怪物的侵扰悬赏追杀怪物,贝奥武夫前来协助,第一战杀死怪物,第二战杀死怪物母亲,回去后担任国王期间杀死一条恶龙,但自己也被恶龙杀死。需要注意的是这种龙的形象和我们东方的龙不一样,它是恶的化身。
那么为什么《贝奥武夫》在英国文学史上地位这么崇高呢?理由有二。
一、《贝奥武夫》是英国第一部公认的著作,也是古英语文字中唯一的一部代表作。细心的人会发现,《贝奥武夫》发生地在丹麦,人物是古丹麦瑞典人,根本没有英国人什么事,这怎么能归属于英国文学作品呢?这就要从当时的历史事件说起。5世纪之前,英国土地上生活的是凯尔特人,之后是古罗马人,但他们都没有建立国家,也就不存在文化,更谈不上文学作品。一直到北欧的盎格鲁-撒克逊人来了,才慢慢有了英国、有了英国的文化,盎格鲁-撒克逊人使用的Englisc语言,也慢慢变成了英语English。
当时最流行的是口头文学,即“吟游诗人”的口口相传,《贝奥武夫》就是在这种时代下出现的用古英语写的文学作品,可以说是破天荒的一次,自然也就被认为是英国文学的开山之作。
二、无名氏的盎格鲁-撒克逊人用盎格鲁-撒克逊语言,(也就是古英语)写成《贝奥武夫》,虽然主人公不是盎格鲁-撒克逊人,但表现的精神则属于他们的民族精神。
那是一个属于英雄的时代,人们热切希望有一位勇敢无畏、雄才大略、热爱人民的英雄式君主带领他们开疆扩土,抵御侵略,自然而然反映在文学作品上就出现了《贝奥武夫》。盎格鲁-撒克逊民族的实际精神面貌也和这个类似,长期以来,他们都有极大的民族优越感,即使是现在的美国,持“白人优越”观点的人认为最优异的一支还是盎格鲁-撒克逊人。
“诗歌中的贝奥武夫,以英雄时代的英雄精神走完其一生,他的故事虽已落幕,而他背后的精神,却永远延续在后人的血脉之中,那永恒的——英雄精神。”——(《贝奥武夫》欧洲文学的三大英雄史诗之一,蕃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