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连有多少人 江苏一女子洗澡死亡
搜索创作挑战赛
两代人的军人梦
推荐者说:父子情军旅情,父子梦军人梦。父一辈子一辈,薪火相传一辈又一辈。两代(三个)军人、无怨无悔,家国情怀、无私无畏。请欣赏卢金磊老战友撰写的《两代人的军人梦》。
两代人的军人梦
1963年3月我出生在河北省张家口市蔚县,祖籍河北省保定市阜平县。
阜平,是一片红色的沃土,英雄辈出,薪火相传。1926年3月,我的父亲卢太有就出生于阜平县的大台乡方里村。(父亲1999年因病去世,享年73岁)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四军挺进阜平。1931年,这里建立了中国北方第一个红色政权——中华苏维埃阜平县政府。1937年在这里开辟了全国第一个敌后抗日根据地,晋察冀抗日根据地。
▲图为晋察冀军区部队大练兵
1948年4月毛泽东主席率领中央机关到阜平县城南庄,起草发布了“五一”劳动节口号,发出了成立新中国的动员令,在这片英雄的土地上,创建了第一个抗日民主政府,出版了第一部《毛泽东选集》,发行了第一版人民币,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做出了卓越贡献。
我的父亲于1943年参军入伍,为解放新中国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爷爷奶奶都是明白人。爷爷奶奶生了5个儿女,父亲在家排行老二,有一个哥哥,两个弟弟,一个妹妹。全家人都先后为民族的独立和解放做出过贡献。爷爷奶奶虽然都不识字,但都明事理,积极参与抗日活动。
1937年,年仅11岁的父亲就加入了儿童团。当地人称儿童团红小鬼,在村子里站岗放哨、送信。
父亲15岁时加入了“青抗先”——青年抗日先锋队,父亲身强体壮,机智勇敢,每每都能圆满完成上级交给的各项任务。在一次送信回家途中,父亲遇到了日本鬼子的小分队,躲避不开,为避免引起鬼子注意跟进村,父亲引逗鬼子在大山间跑上跑下,脚被鬼子打中一枪,凭着长期在山沟里奔跑,熟悉当地的地情、地貌,他把自己的外衣脱掉,挂在山坡的树枝上,给敌人以跳崖的假象,最终甩掉鬼子,忍着疼痛一瘸一拐地走回家。这以后他的脚跟上留下了一处枪打的伤疤。
▲作者父亲卢太有的残疾证
父亲17岁加入民兵营,侦查敌情,通信联络,埋地雷、炸弹与日军打游击。虽然平时看上去是个性情温和的人,但遇事总是判断力很强,果敢敏捷,立过不少战功,很快被晋升为民兵分队长。
1943年6月,17岁的父亲就光荣的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作者父亲卢太有(解放战争时期
1944年11月父亲参军入伍,在晋察冀军区3分区42团(当时阜平入伍150人,唐县入伍30人)。
在部队里,父亲更是起早贪黑,刻苦训练,成为一名机枪手,后晋升为副连长。
小时候,在家里父亲很少讲起领兵打仗的详细经历。今天,我们还是猜想不到他回忆战斗时的复杂心情。但是,经常接受县、公社党政机关安排,给广大群众讲当年的战斗故事,经常听到叔叔阿姨们说起卢太有是个了不起的英雄,讲一些父亲英勇战斗的故事。
父亲参加过很多次战斗和战役。1945年8月在平山~尖平~山西平定打,到井新、石家庄、正定、新乐等破坏铁路,阻挡日本鬼子进城,1945年农历十月一,在完县、紫荆关、易县、逐鹿、怀来、延庆一带打,后返回古北口。1946年1月在2营5连,3个团与国民党9个团战斗。父亲在部队的时候,除了休整就是打仗。父亲讲他参加打保定北的那一战打得非常惨烈,他左肩上的3个伤疤就是在那一场血战中负的伤,而他们一个连的人,打得就剩下他和另一位战友俩个人了。
我想这可能就是父亲不想回忆这些惨痛经历的原因吧。
父亲曾讲过,在多少次的战役中,“新保安战役”是最艰苦最难打的一仗。在一次战斗中,一颗炸弹落在他身边,炸起来的黄土把他埋了,等他醒来才知道自己身边的战友已经牺牲。
“新保安战役”是平津战役第一仗,这场战斗的重大胜利保护了古都北平的完整,使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和重要的名胜古迹免受战争的破坏,对整个平津战役来说具有非常重大的战略意义。
“新保安战役”共毙敌3000余人,俘敌1.26万余人,缴获火炮164门,枪支5500支,汽车377辆,电台6部。新保安战役的胜利,为动摇华北之敌,孤立平津,进而解放平津创造了有利条件。
父辈们的这一战,打得非常辛苦,没有粮食,经常是一个人发一碗黑豆,挎在屁股后,顾不上吃,一个战役结束之后,打开带盖的小铁碗一看,里面有一个弹头,真是幸运。父亲说起这个故事时脸上泛起了微笑。
父亲参加过晋察冀北方多个战役,多次负伤,我和父亲一起洗澡时,经常不由自主的会数一数父亲肩上、背上、脚上的9个伤疤。
▲作者父亲的荣誉证和纪念章
军功章,不仅代表一个军人在战斗中获得的荣誉。同时也记录着中国共产党人前进路上的血泪史。固我中华,强我军威。1978年父亲把大儿子送进军营,虽然没能参加上越南自卫还击战,但哥哥在军营中也是天天摩拳擦掌的,练得一身好武艺。
1981年父亲又把我也送入部队,当我满怀激情,心情亢奋、激动地坐上离开家乡的汽车时,父亲的脸上并没有露出和其他父母送儿当兵的灿烂的笑容,而是默默地注视着我们远去的汽车,不肯回头。
我随张家口地区550名新兵,入编中国人民解放军00214部队。新兵训练营设在河北任丘。由于知道父亲领兵打仗没有过硬的本领是很难在战场上胜利的经历,所以在新兵训练阶段,晨起、晨练,野营拉练,我都特别用功。
新兵营训练中,我精神饱满,积极向上,活泼开朗,每个科目都能认真完成。新训我荣获一次嘉奖,一次三优战士。
新训结束后,我分配到204团部警通排。开始了我的军旅生涯。在团部工作中,我吃苦耐劳,任劳任怨,乐于助人,于1982年荣立三等功1次。我荣获了嘉奖,部队把喜报传送回老家武装部,送到了家里。
▲作者自己的立功证书及奖章
两代人的军人梦终于实现,1983年00214部队随着国家需要,基建工程兵集体转业,我们脱下军装,改编为中国建筑第七工程局,投身到祖国的大建设中。
阜平县城南20千米处的城南庄,建立了晋察冀边区革命纪念馆,这里完整地保留着当年晋察冀军区司令部和毛泽东等中央领导同志的旧居,是晋察冀军区司令部在河北保留完整的机关旧址,也是毛泽东同志进京之前保留完整的居住旧址。
各级党委和政府,把帮助困难群众特别是革命老区、贫困地区的困难群众脱贫致富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在党中央和各级党委的带领下,阜平也在大步前进。老家阜平的人们也过了幸福的生活,家家户户都搬进了新房。
阜平县境内山峦叠嶂,不仅在战争时期是兵家必争之地,现如今也被评为国家地质公园。
我带着父亲的思念,带着妻子儿女,重走父亲走过的路,给孩子们讲爷爷当年的故事,进行革命传统教育,进行灵魂全新的洗礼,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如此来之不易,先辈们打下来的江山如此多娇!
▲作者的父亲母亲
▲作者的全家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