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园新村纪念馆 梅园新村纪念馆解说词

时间:2023-05-05 11:16/span> 作者:tiger 分类: 新知 浏览:6436 评论:0

8月26日,“山水与游——徐达家族与南京园林特展”在位于南京瞻园路的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瞻园)罗尔纲史学馆开展。展览通过徐达家族墓出土文物及明清书画、茶酒食具、文房清供等60多件展品,追溯徐达家族与南京园林的历史渊源,展现明清时期南京“山水人城”的园林意趣和文艺成就。该展为期3个月,将从8月26日持续到11月26日。

展览为什么在瞻园举办

今年是南京被公布为首批历史文化名城40周年,也是徐达诞辰690周年。据史料记载,徐达是元末明初名将,明朝开国元勋。他为人谨慎,善于治军,戎马一生。朱元璋倚之为“万里长城”,后世也公认他为明朝开国第一功臣,位列开国“六王”之首。洪武十八年(1385年),徐达去世,享年五十四岁。朱元璋追封他为中山王,赐谥号“武宁”,赐葬钟山之阴,并亲自为他写碑文:“破虏平蛮功贯古今人第一,出将入相才兼文武世无双。”

徐达有4子3女,孙9人。徐达死后,长子徐辉祖继承爵位,受封魏国公。靖难之役时,徐辉祖坚定地支持建文帝。燕军渡江时,徐辉祖仍带兵抵抗。明成祖即位后,将其削爵并禁锢于家中。幼子徐增寿在明成祖朱棣起兵南下时给他通风报信,死在建文帝的剑下,后被明成祖追封为定国公。一门二公,有明一代只有徐达一家。

徐达的三个女儿都嫁给了朱元璋的儿子,长女嫁于燕王朱棣,次女嫁于代王朱桂,三女嫁于安王朱楹。燕王朱棣夺权称帝后,徐妃被册立为皇后。徐家可以说是仅次于皇族的显赫家族。

“明中后期,徐达的后世子孙陆续建了11座园林,集中在老城南一带,现在还有迹可寻的只剩下4个。分别是瞻园、莫愁湖公园、愚园、白鹭洲公园。”策展人姚在先告诉记者。

瞻园是南京现存历史最久的明代古典园林,历史可追溯至明太祖朱元璋称帝前的吴王府,后来赐给中山王徐达,经徐氏七世、八世、九世三代人修缮与扩建,至万历年间已初具规模。后来成为清朝各任江南布政使办公的地点,太平天国时期为东王杨秀清王府。

瞻园面积约两万平方米,共有大小景点二十余处,布局典雅精致,有宏伟壮观的明清古建筑群,陡峭峻拔的假山,闻名遐迩的北宋太湖石,清幽素雅的楼榭亭台,奇峰叠嶂。“瞻园曾是徐达府邸的一部分,复建后的瞻园山水布局既保留了明清园林风格,又汲取现代南北方造园艺术精华,形成兼容并蓄之特色,所以展览放在瞻园举办。”展览策展人姚在先说。

出土文物与徐家身份相合

“山水与游——徐达家族与南京园林特展”由南京市博物总馆主办,汇集了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南京市博物馆、中共代表团梅园新村纪念馆、天津博物馆、宣城市博物馆等多家文博场馆,共60多件珍贵文物。

据策展方介绍,在明代,革带的使用需遵循严格的规定,文武官员按九品官阶分别使用不同质地革带。其中玉带品级最高,除皇帝外,仅限一品和特赐使用。

记者看到,现场展出了南京太平门外板仓村徐钦墓出土的金镶玉腰带。“徐钦为徐达长孙,世袭魏国公,墓中所出的金镶玉腰带与他身份相符。”策展人姚在先说。

据介绍,明代手工艺品中以金银首饰的工艺尤为出彩,在前代基础之上又有新的发展,以多色为美、精微见长、繁复为巧、奢华为上。明代流行在金银器上镶嵌珍珠、宝石,产生了一系列的合壁产品,表现出浓艳华丽、富丽堂皇的特点,反映出明代金银器的装饰题材、造型设计及工艺技法等已经达到相当完美的程度。金银器手工制作所能达到的精细之最,只能见于宫廷与王侯之家。

记者看到,现场展出了南京太平门外板仓徐膺绪墓出土的云凤纹金簪。徐膺绪为徐达第二子,曾任尚宝司卿,后升至中军都督佥事,世袭指挥使。

记者看到,金簪以金丝垒成卷草纹样衬底,其上用金丝做成立体的如意云纹,一只凤凰翱翔其间。“凤凰与云纹皆用细如发丝的金丝垒成,工艺极为考究。与宋元相比,明代金银饰品中素面者较少见,大多纹饰趋向繁密。”姚在先说。

真迹《瞻园图》首次在瞻园展出

“袁江所作的《瞻园图》收藏在天津博物馆,此次策展方借来3个月,这也是《瞻园图》首次在瞻园展出。”姚在先告诉记者。

据了解,袁江是清代著名界画大师。界画是中国绘画的一个门类,在作画时使用界尺引线,故名界画。《瞻园图》绘制手法写实,园林中匾联上的文字清晰可辨,画中人物均着满族服饰,建筑物也不用重色,明显具有对景写生的特点。全图布置井井有条,疏密有致,晕染赋色清淡古朴,山石或雨点皴(国画画山石时,勾出轮廓后,为了显示山石的纹理和阴阳面,再用淡干墨侧笔而画)、或鬼脸皴,皆卷曲玲珑,再现了瞻园鼎盛时期的园林风貌。

记者看到,《瞻园图》将清代瞻园景观尽收眼底,高大的院墙内重楼亭台,回廊曲折,古木奇卉,叠石峰峦。背景中还能看到不远处的大报恩寺塔。

姚在先说:“瞻园新建的园林景观和亭台楼榭并不是凭空想象的,而是按图索‘景’恢复原有景观,整个工程是在其遗址上,以《瞻园图》为蓝本来实施的。”

交汇点记者 杨民仆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