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 马鸣风萧萧最后结局

时间:2023-04-23 20:52/span> 作者:tiger 分类: 新知 浏览:7330 评论:0

“夕阳”作为一种自然物象,常常出现在诗人的笔下,成为文人骚客的情感寄托。由此,“夕阳”“落日”“残阳”“斜阳”“落霞”等构成了诗歌中的夕阳意象群,不仅展现“长烟落日孤城闭”(范仲淹《渔家傲》)的悲壮辽阔,也有着“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纳兰性德《浣溪沙》)的哀婉凄艳。

夕阳意象群不仅彰显了“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杜甫《汉江》)暮年虽至,壮心不已的豪迈精神,也蕴含着“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温庭筠《忆江南》)的幽怨情思。

诗人们将“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范仲淹《苏幕遮》)的思乡羁愁寄托于映山接水之斜阳,也留恋着夕阳下诗情画意般的美景,“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白居易《暮江吟》)“平堤渐放春芜绿,细浪遥翻夕照红。”(陆游《野饮》)“落日野田黄蝶起,古槐丛荻摇深翠。”(文廷式《蝶恋花》)

夕阳意象群以其壮美与柔美相融合的审美气质,呈现“夕阳无限好”的意境美,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

日暮人归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击壤歌》)太阳的运行轨迹影响着中国几千年农耕社会的生活节奏,夕阳沉落将时间意义上的黄昏定义为一个群动将息、万物回归的时分,倦鸟归林、农牧还家,日暮回归意味着亲人团聚,享受宁静休憩。

日之夕矣,羊牛下来

当欲归难归,盼归未归之时,蕴含着回归的夕阳意象就会引起人们心中的感伤。《诗经?王风》最早弹响了日暮怀远的音符:

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

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

夕阳西下,万物归家,远行的君子何日归来?此时,夕阳下万般惆怅着的不仅有家中盼归之人,还有远离家园的游子,“一般离思两销魂,楼上黄昏,马上黄昏。”(宋代刘仙伦《一剪梅》),李白《送友人》诗中:“浮云游子意, 落日故人情。”贾岛《暮过山村》诗中:“怪禽啼旷野, 落日恐行人。”诗中都在抒写黄昏落日时分倍添悲凉的游子思乡之情。

浮云游子意, 落日故人情

正所谓“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元代马致远《天净沙》)夕阳淡淡的余晖,如同一张已结千年的情网,牵绊着天涯游子与思妇的心绪。宋代李觏《乡思》诗中: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

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还被暮云遮。

诗人用“落日天涯”极写家乡之远,暗示回家遥遥无期,“已恨碧山相阻隔, 碧山还被暮云遮 ”诗句正是诗人无可奈何的慨叹。漂泊异乡的天涯游子每当夕阳西下之时,遥望家乡的方向,满怀无尽的乡关之思。

日暮回归,不仅是回归家园故乡,也是回归自然,回归内心的宁静,这一直是中国文人的终极追求。“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夕阳下宁静恬淡的景色,让误入尘网、性本丘山的诗人陶渊明内心超然闲适,“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人返回自然,与自然融为一体,在夕阳余晖的照拂下,蜗角虚名,蝇头苟利显得微不足道了。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斜阳照墟落,穷巷牛羊归”(王维《渭川田家》)夕阳斜照下人们仿佛回到那古老宁静的乡村生活,在内心深处回归平静恬淡的精神家园。“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依依落日伴随着袅袅孤烟,展现出赏心悦目的山村田园风光。

“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王禹偁《村行》)夕阳下的自然景色与诗人信马山行, 悠然自得的愉悦闲适相融在一起。夕阳被诗人赋予了平和静谧的生命体验,它静静地关照着山峰晚籁,人与自然达到神形相契,物我两忘的境界。

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

感怀生命

从自然观照的意义上来看,人作为自然的一部分,自然界的循环往复将人的有限生命反衬得极其短暂,“夕阳西下几时回?”(晏殊《浣溪沙》)人类有限的生命相对于无限轮回的自然界来说,真是一种无可奈何的感叹,正如“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杨慎《临江仙》)。

太阳的东升西落昭示自然界的无限,而时光的流逝揭示个体生命的短暂,难怪有那么多的诗人借夕阳来感叹时光流逝,生命短暂的悲凉。屈原《离骚》中“欲少留此灵琐兮,日忽忽其将暮”感叹光阴飞逝,曹植《野田黄雀行》诗中:

惊风飘白日,光景驰西流。

盛年不再来,百年忽我遒。

白日西驰,盛年不再,悲叹生命的有限。王粲《登楼赋》中:“步栖迟以徒倚兮,白日忽其将匿”诗人登高远眺,愈加感叹时光易逝。李商隐《登乐游原》中“夕阳无限好, 只是近黄昏”,不仅感叹时光易逝,生命短促,而且悲叹自己的抱负没有实现而生命又接近终结的无奈。姚合《哭贾岛》诗云:

白日西边没,沧波东去流。

名虽千古在,自己一生休。

诗中“白日”沉落在浩渺烟波里,象征了历经坎坷寂寞而死的苦吟诗人贾岛的一生。

“南去北来人自老,夕阳长送钓船归。”(杜牧《汉江》)除了无可奈何的嗟叹与感伤,诗人们还乐于表现出“壮心不已”的豪迈情怀。李白《登太白峰》诗中“西上太白峰,夕阳穷登攀”不畏艰险,奋发向上。“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朝进东门营,暮上河阳桥。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杜甫《后出塞五首》)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这些诗歌以苍茫寥廓的夕阳意象,烘托壮士卫国戌边的豪情。杜甫《江汉》诗中:

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

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诗人老而弥坚、壮心不已,仍思为国出力。刘禹锡《酬乐天咏老见示》诗中:“莫道桑榆晚,余霞尚满天。”日虽暮,心犹壮,须臾人生,若浮云朝露,仍不妨赏彩霞满天,享人生晚景。“澄清深浅好,最爱夕阳时”(白居易《闲游》)西沉的落日“澄清深浅”印染天地,尽享人生晚景,也是对有限生命的无限热爱与珍惜。

莫道桑榆晚,余霞尚满天

忧患意识

泽被万物的太阳历来被奉为至高无上的神祗,人类社会的帝王则被看作太阳神的后代。正如张舜徽先生在《郑学丛著》中认为“皇之本义为日,犹帝之本义为日,日为君象,故古代用为帝王之称。”日君一体的观念经过历代的文化认同,由此衍生出将太阳与政治、国势相关联的传统。

斜阳残照总是唤起诗人对民族生存和家国兴亡的忧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李白《忆秦娥》)展现了辽阔苍莽的意境,凝炼深邃的历史沧桑感。杜甫《秋兴八首》诗中:

夔府孤城落日斜,每依南斗望京华。

诗人饱受战乱之苦,几经辗转漂泊,晚年多病,故交零落,壮志难酬,遂在孤城的暮色中,他循着北斗遥望云山阻隔的都城长安。长安是唐王朝的政治中心,是国家的象征,诗人杜甫虽然暮年多病、身世飘零却仍然心系国家的安危。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词中: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当年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已无处寻觅,斜阳脉脉照拂的是长满草树的普通街巷。词人辛弃疾抚今追昔,收复失地的满腔热血却无力挽回一个赵宋王朝的衰败,“落日楼头,断鸿声里”(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这里的“落日”,也可以说是摇摇欲坠的南宋王朝的象征。

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

中国古代文人士子常以天下兴亡为已任,胸怀忧国忧民的情志,而当他们怀才不遇,报国无门之时,内心深沉厚重的忧患意识则移情于夕阳意象群,“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朱敦儒《相见欢》)万里河山难以收复统一,夕阳里凝聚着诗人心忧天下、壮志难酬的哀怨与忧愁。

这里值得留意的是,在文人的内心深处,渴望建功立业,报效国家的情志并没有因哀愁而止熄,如屈原《离骚》中有言:

吾令羲和弭节兮,崦嵫而勿迫。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据《山海经?大荒西经》里记载,太阳所落之山为崦嵫。夕阳西沉,就是太阳归于崦嵫之时,诗人屈原驰骋想象,上下求索的奋发之精神,是忧患意识的升华,为后代文人所敬仰。学者徐复观在《中国艺术精神》中指出:“只有当自己担当起问题的责任时,才有忧患意识。这种忧患,实际是蕴蓄着一种坚强的意志和奋发的精神。”那么,夕阳意象群正是文人内心深处忧患意识的艺术表现。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综上可知,在古代文人的诗笔下,“夕阳”“落日”“残阳”“斜阳”“落霞”等构成了夕阳意象群,蕴含着诗人期待日暮人归,于夕阳西下中感怀生命的短暂,并将内心深沉厚重的忧患意识潜入逐渐西沉的落日中。诗人们运用夕阳意象群于时空交错中抚今追昔,在感性与理性交织的艺术思维中驰骋想象,最终呈现了“夕阳无限好”瞬间即永恒的意境美,高悬于诗词艺术的天地间。

相关文章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