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皇后后期有多惨 穆桂英刺探军情失了身

时间:2023-06-22 18:30/span> 作者:tiger 分类: 新知 浏览:4226 评论:0

朱元璋一生遭受的最大的打击,莫过于在晚年的时候经历,大明皇长孙朱雄英,太子朱标和马皇后的接连去世。而有过近距离接触的马皇后,则在孙子离开不久之后也病倒在床榻之上,太子朱标也一夜之间陷入昏迷。朱元璋到了晚年,倒真成了孤家寡人一个。

朱元璋晚年三大磨难

洪武十五年,朱雄英骑马的时候突然跌下马背晕倒了,此时有人来报,朱雄英高热不退呓语不断,身上还冒出了许多小红点,朱棣一眼就看出大侄子得的可能是“天花”,朱棣朱标慌忙连夜将朱雄英带回京师。

朱元璋和马皇后慌忙赶过来探望,皇太孙的母亲“太子妃常氏”一直掩面哭泣,咒骂那些侍女听说朱雄英得了痘症都躲出去了,都没人照顾皇太孙。闻听此言的朱元璋气愤要将奴婢斩杀,但被马皇后阻止,马皇后希望朱元璋少造杀孽,随后让人将朱雄英送去了她的宫中,当奶奶的要亲自照顾朱家的长孙。

常氏

朱雄英不久就病发而亡,马皇后也因此被传染,不久也薨逝了。而嫡长孙朱雄英的过早夭折,在明朝初年是一件涉及国本重要的事。而朱雄英在八岁的年纪突然无缘无故染上痘症,根据《明太祖实录》记载:皇嫡长孙雄英薨。上感悼辍朝,葬钟山也是语焉不详,更是留下了重重谜团。

人们大多猜测是“太子的侧妃吕氏也就是建文帝朱允炆的母亲,为了夺得皇太孙的位置,便对朱雄英下了毒手。只是她没想到蝴蝶效应把马皇后也给牵连了,以至于让朱标打击过大,导致了最后的早逝。这种结果无疑是得不偿失的,但是无论如何,吕氏葬送了自己的夫君和公公婆婆,最后把朱允炆一个“非嫡非长的朱家子孙”,推上了大明继承人的位置,也算物超所值。

吕氏

朱元璋只能隔门探望

大明皇长孙皇后相继离世,朱元璋一夜白头,帝后深厚情谊让人动容。马皇后到临死前,都在为国家和子孙后代着想。她深知丈夫的脾气秉性,知道救治无望,不肯喝御医开的药,只是怕死后丈夫会迁怒御医大开杀戒。

朱元璋给马皇后举办的葬礼极为隆重,不仅全国上下着素衣吃素食,还要求3年内民间不得求娶婚嫁。在马皇后的葬礼上,朱元璋连哭都哭不出来,久久地站在马皇后的灵位之前。想来想去落得这样丧妻丧孙的局面,也不知道该怪谁,于是便找来朱棣这个替罪羊。朱元璋命令内管:“燕王棣,护卫无当至皇长孙早夭,皇后薨逝,着削去所兼职司”。

在朱元璋眼中,这一连串的事件都关系到大明继承人,朱棣逃脱不了这个干系,现在罚他也是保护朱标的一种手段。朱元璋是个十分在意宗法制度的帝王,如果一切都正常的话,皇帝之位是一定会传给太子朱标的,而作为朱标嫡长子的朱雄英,自然也能获得更好的教育和照拂。

朱雄英生于洪武七年,他虽然仅仅是一个婴儿,但后台已经足够硬:爷爷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父亲是明朝第一任太子朱标。外公是明朝最凶悍的将领常遇春。另外,他还有一位在后期大放异彩的舅舅蓝玉

而且他的名字也比较特殊,他的弟弟们都是“允”字辈,唯独他不是,足可以看出他在这一战中的特殊程度。只要朱雄英年纪稍大一点,他就可以像朱瞻基一样,被册封为皇太孙,而且获得金册和印玺,但朱雄英并没有等到那个时候。按照理想状态,如果他顺利长大,他将会是大明朝的第三代主人。

朱元璋晚年的三大磨难,对他影响最大的还是太子朱标的突然病逝。朱元璋在朱标身上倾注了毕生心血,来培养他长大,不仅仅因为朱标是他与马皇后的长子,更是因为朱标是难得一见的帝王之才。对比秦王的善良中庸和燕王的杀伐果断,朱标很好地中和了这一点。

朱标患恶疾生命垂危

朱元璋是个意志极为坚定的男人,那么多年的风雨坎坷路、他都走过来了,甚至多次面临丧命的局面,他都能冷静对待。当那个陪伴自己白手起家,打下江山的长子离开时,朱元璋却显得六神无主、手足无措。朱元璋因为非常看重对嫡长子朱标的培养,不仅请了大儒宋濂作为太傅教育他学问,还让开国功臣常遇春当他的少保。

太子朱标的骤然离世,让65岁的朱元璋悲痛下再次举起屠刀,为了大明王朝不被颠覆,他必须处死那些陪他出生入死的功臣,大明34位开国功臣,30位都惨被杀害,而悍将蓝玉一案,更是牵扯得2万多人被处死,有些甚至还被满门抄斩,而这一切都是为了他那软蛋皇孙朱允炆。

洪武25年九月,朱元璋立朱允炆为皇太孙,结束了四个多月的皇储空悬。这明显不符合宗法制,也违背了朱元璋自己制定的《皇明祖训》“庶母所生,虽长不得立”的规定。朱元璋为了维护皇位稳定,特意遵循宗法制而制定了《皇明祖训》。那朱允炆继承皇位只有一种可能性,为了防止燕王秦王晋王争夺太子之位,保护朱标的后代延续。

然而,朱元璋似乎忘记无不平则鸣,恰恰是朱允炆“非嫡非长”名不正言不顺的身份,让他无比忌惮几位皇叔在封地的动向,一时急于削藩,给了朱棣清君侧的借口。如果朱雄英在位,也未必那么着急削藩,当然大明朝的历史就会因此而改写,呈现出来的也必然是另一番景象。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