峡江寺飞泉亭记 峡江寺飞泉亭记阅读题
从南京大学出来,婧婧陪我们去有南京师范大学随园校区。一踏进南师大校园,那园林风格的建筑、布局就让我们就醉了。
全中国应该没有哪一所大学像南师大随园校区这样富有文化底蕴。
随园其历史最早可溯至明末的吴应箕的焦园。吴应箕是明末著名社会活动家、文学家、复社领袖和抗清英雄,一生著述颇丰。如果大家觉得吴应箕太陌生,那么对曹雪芹这个名字一定熟悉。清康熙年间,焦园则成了江宁织造曹寅家族园林的一部分,曹雪芹的好友富察明义曾说随园就是《红楼梦》里的大观园。后归于接任江宁织造的隋赫德,故名“隋织造园”、“隋园”。清乾隆十三年(1748年),袁枚购得此园,名之为“随园”。以前只知道袁枚是一位诗文大家。读袁枚的《峡江寺飞泉亭记》,又觉得他是个很会享受的家伙。如若不信,可以看看原文:
余年来观瀑屡矣,至峡江寺而意难决舍,则飞泉一亭为之也。
凡人之情,其目悦,其体不适,势不能久留。天台之瀑,离寺百步,雁宕瀑旁无寺。他若匡庐,若罗浮,若青田之石门,瀑未尝不奇,而游者皆暴日中,踞危崖,不得从容以观,如倾盖交,虽欢易别。
惟粤东峡山,高不过里许,而磴级纡曲,古松张覆,骄阳不炙。过石桥,有三奇树鼎足立,忽至半空,凝结为一。凡树皆根合而枝分,此独根分而枝合,奇已。
登山大半,飞瀑雷震,从空而下。瀑旁有室,即飞泉亭也。纵横丈馀,八窗明净,闭窗瀑闻,开窗瀑至。人可坐可卧,可箕踞,可偃仰,可放笔研,可瀹茗置饮,以人之逸,待水之劳,取九天银河,置几席间作玩。当时建此亭者,其仙乎!
僧澄波善弈,余命霞裳与之对枰。于是水声、棋声、松声、鸟声,参错并奏。顷之,又有曳杖声从云中来者,则老僧怀远抱诗集尺许,来索余序。于是吟咏之声又复大作。天籁人籁,合同而化。不图观瀑之娱,一至于斯,亭之功大矣!
坐久,日落,不得已下山,宿带玉堂。正对南山,云树蓊郁,中隔长江,风帆往来,妙无一人肯泊岸来此寺者。僧告余曰:“峡江寺俗名飞来寺。”余笑曰:“寺何能飞?惟他日余之魂梦或飞来耳!”僧曰:“无征不信。公爱之,何不记之!”余曰:“诺。”已遂述数行,一以自存,一以与僧。
读了袁枚这篇500多字的游记,你一定相信我的话绝不是胡吹海侃。袁老先生游峡江寺飞泉亭其乐有五,:1、欣赏根分而枝合的奇树(应该就是榕树);2、可以坐着、躺着观赏瀑布,可以一边品茶一边观赏瀑布,闲散自在;3、可以享受水声、棋声、松声、鸟声,参错并奏的交响曲;4、有人慕名抱诗集来请写序,享受艺术欣赏之乐;5、有人请给峡江寺写记,享受艺术创作之乐。纵横丈余的小亭,游此而有5乐,非建亭者为仙,实游者为仙耳。尤其是“取九天银河,置几席间作玩”,除袁枚而外,何人能是?
后来查阅有关资料得知袁枚先生不但善为文,会享受,也会赚钱。他有高层次享受的水平,也有能力,有资格享受,有条件享受。
乾隆十四年袁枚辞官时,有积蓄3600两银子,随园购买本金只花了300两银子,两年建设随园初具规模,积蓄也几乎用尽。因为辞官后,就没有了俸禄,乾隆十七年袁枚赴陕西任职。攒足了钱又辞官回来继续修建随园。
园林建好后,他将随园田地、山林、池塘租给13户人家,供其种植粮食、蔬菜、瓜果、树木,坐收地租。自己则寄情山水,潜心从事文化事业,为文以换稿酬。袁枚为“一代骚坛主”,声望日隆,一是请他写传记、墓志者甚多,出资不菲。袁枚的润笔费收入颇丰,一文卖几两银子也不足为奇。二是自刻小仓房全集销售,自己写书,自己印书,自己销售,既是作者,又是出版商和书商。袁枚的著作属于畅销读物,收入自然不低。三是还开账授课,招收学生,学费收入也非常可观。四是名人效应,受邀四处免费游玩,获得馈赠,获利多多。
袁枚恐怕是历代过得最滋润的文人。到了袁枚去世时,其遗嘱记录有现银2万余两,田产价值万余两银子。袁枚不仅留下了如此丰厚的物质财富,更留下了《小仓山房集》、《随园诗话》16卷、《补遗》10卷、《新齐谐》24卷、《续新齐谐》10卷、《随园食单》、《峡江寺飞泉亭记》等厚重的精神财富。随园虽然后来毁于咸丰三年太平军的战火,昔日辉煌的随园荡然无存,但袁枚留下的精神财富将永存!我们祖孙四人躬逢盛世,游览在随园废墟上建立起来的南京师范大学,感受闲适自由自然的文化氛围,幸之至也。
祖孙四人信步来到一荷塘,虽时令已过,看不见荷的踪影,但亦可想象荷花初放,蝴蝶翩翩起舞,游人如织的盛景。荷塘特小,但别致可人,如盆景。荷塘中间有一道屈曲的石廊,宽可两尺许,两边有矮矮的石凳,可供游人小憩或坐观荷花。走过石廊,南边是一片浓郁的树林,林边有一条长凳,形体方正,金黄灿然,材质绝非凡品。一看旁边牌子上的简介,果然。
此凳刚直不阿之质,正德厚生之性与父亲一生的为人处世同,父亲坐在梁木凳上小憩,实为物得其主,人得其所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