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有人间行路难 《行路难》古诗

时间:2023-05-02 20:26/span> 作者:tiger 分类: 新知 浏览:3252 评论:0

辛弃疾自22岁带领上万人的义军归附南宋朝廷开始,他的愿望都是希望朝廷能振奋精神,早日收复山河,他愿意成为收复失地军队中的一员,他愿意上战场奋力拚杀,但是,直至他六十八岁去世时,他仍然一次也没有获得上前线杀金兵的机会。

所以,他跟陆游最像,陆游死之前揪着儿子让他“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勿忘告乃翁”,辛弃疾则在死前仍高声大喊“杀贼,杀贼!”也就是说,他跟陆游几乎有同样的人生轨迹,他们有共同的志愿,也都在仕途上经过不少挫折,他的许多人生愤懑,也与陆游相同。

(夕阳中的辛弃疾像)

但相比之下,辛弃疾在词作上的成就更突出一些。辛弃疾的词,几乎任何一首,哪怕是随手拈来的送别之词,都值得细细研读,比如这首《鹧鸪天·送人》:

唱彻《阳关》泪未干,功名馀事且加餐。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 今古恨,几千般,只应离合是悲欢?江头未是风波恶,别有人间行路难!

这首词的题目是“送人”,因此,它显然是一首送别之作,但在辛弃疾的笔下,送别已经不再是简简单单的送别,字里行间,流动的是无可奈何人生况味,它扩大了词的内涵,丰富了临行送别殷勤叮嘱的意蕴,他把自己对人生的体会放在了一首小小的送别词中。写这首词时,辛弃疾已经人到中年,他已经经历了不少挫折和打击,已经体会到了世路之艰难,因此,他把这些体会全部揉入这首小小的送别词之中。

(阳关)

唱彻《阳关》泪未干,功名馀事且加餐。《阳关三叠》,当然是送别之词,因为“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是“送别”的题中应有之义,所谓的“唱彻”、“泪不干”是对依依不舍之情的强调,也同时将全词的情绪,笼罩在离别特有的伤感悲凉之中。可这又不简单之送别叮咛,还有其他要说的话——因为转句,词人就把送别之情荡开,说到“功名”,朋友远去,人生离别,自然是为了奔向前途,自然多是为了“功名”的缘故。

但这首词翻出新意,词人说“功名余事且加餐”,朋友啊,“功名”这件事,你只能把它当成是身外“馀事”,这显然是失望、无奈的情绪流露,南宋小朝廷对金屈膝求和让他失望,他自己的报国壮志难酬使他无奈,他劝朋友只能把功名看成“馀事”,显然,这是愤激之下的反话,但却是真情实感的自然流露。

(江岸离别)

“且加餐”出自《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的典故,“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是最后一句,这是真正的送别之话,是临别叮嘱,但因为与“功名”相提并论,这种叮嘱的份量无疑又加重了一层:“什么成功与失败,其他都不重要,要多多吃饭啊!”

(清代篆刻家谈其徵篆刻:努力加餐饭)

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一切景语皆情语”,因此,当词人放下情怀,将目光投向远方的景色时,他的感情并没有减淡,反倒更加重了临别的沉重心情:那天边的流水像是在运送着无穷的树色,天边的雨云,阴沉沉遮住了远处的青山。显然,他在担心送别之人的前途,因为当下在南宋朝廷,正人君子往往被奸邪小人压制和迫害,正如这天边的青山被乌云遮挡。这种以景写情的手法表达了词人深沉的担忧,但却含蓄不露。

(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

今古恨,几千般,只应离合是悲欢?普通的离别词,为什么说在辛弃疾手里是翻出了新意呢,你看,他的下半阙,开头就问:古今恨事有几千种,岂只离别一事是可堪悲痛的?这是反问句,显然,他的言下之意,是另外有事,要比离别之悲更让人痛恨。是什么呢,词人没有接着往下说,接着用隐晦的语句说——

(今古恨,几千般,只应离合是悲欢?)

江头未是风波恶,别有人间行路难!江上的风波不见得是最险恶的,这当然承接上一句的说法,人间离别不是最大的恨事,江上行船的风波也不是最危险的事情。这让人想起刘禹锡的诗:“瞿塘嘈嘈十二滩,人言道路古来难。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竹枝词》)也让人想起白居易的诗:“行路难,不在水,不在山,只在人情反复间。”显然,人世间最难应付的,最让人生起恨意,或者说最让人畏惧的,是人心、世情的险恶,这种险恶,是远远超过离别之恨和行旅之悲的。

像辛弃疾这样的忠直之人,是不可能在人心复杂的仕途一切顺遂的,那样的时代,那样的国情,他越是忠勇耿直,就越会遭到排挤或倾轧。词的最后两句,显然包含了他自己太多的伤心经历,他练兵备战,会让投降派如芒在背,于是有人弹劾他“奸贪凶暴”;他执法严厉,会得罪豪强富绅,会让既得利益者遭受损失,于是有人弹劾他“虐害田里”……总之,他往往刚被起复任用,就会再次罢官归田,他每做一件事,都会遭受空前的阻力,这些阻力,几乎都来源于人心的险恶,而不是来自于客观条件的困难,所以,他说“别有人间行路难”!

(剑胆琴心的辛弃疾)

俞陛云先生在《唐五代两宋词选释》中评价此词:

“此阕写景而兼感怀,江树尽随天远,好山则半被云埋,人生欲望,安有满足之时。况世途艰险,过于太行、孟门,江间波浪,未极其险也。”

世间最险,当在人心,辛弃疾的一生,大部分时间在与险恶的人心做斗争。实际上,在那个时代,要想在“功名”路上走得远些,人心险恶怕是最需要考量的因素,但辛弃疾最不擅长的,恰恰就是经营人事,揣摩人心。或者说,他的仕途上的失败,是命中注定的,但也正因为这个原因,我们得到了一位“词中之龙”,这是辛弃疾的悲哀,却是我们的幸运!

(【爱唐宋词】之74,图片源自网络,版权归原版权方所有)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