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斯马尼亚虎 塔斯马尼亚虎视频
现在说起塔斯尼亚猛虎,大家肯定有点陌生,虎亚种就那么几个,什么时候又多出来一个灭绝的塔斯马尼亚猛虎?而且塔斯马尼亚在澳大利亚,怎么会有虎呢?
其实,塔斯马尼亚猛虎又称为袋狼,是一种曾广泛分布于澳大利亚和新几内亚的食肉有袋类动物,是近代体型最大的食肉有袋类动物,和其他有袋动物一样,母体有育儿袋,产下不成熟的幼兽,在育儿袋中发育。它们背上布满条纹,有点类似虎斑,加上习性跟老虎差不多,因此又被称为“塔斯马尼亚虎”。
严格的说,袋狼真正的产生时间应该是距今约400万年前,那个时候它们就已经适应了澳洲的环境,成了这里最常见的一种食肉猛兽之一,从新几内亚到塔斯马尼亚岛,都有袋狼分布。在两百多年前,也就是19世纪初期,当西方殖民者大量移民澳大利亚及其周边地区时,袋狼已经从澳洲大陆、新几内亚等历史分布地消失。
曾经澳大利亚的王者,只能在塔斯马尼亚岛,这个位于澳大利亚大陆东南部,占地面积约6.5万平方公里的心形岛屿上,保留下种族的最后一缕火苗。不幸的是,最后的袋狼也在上世纪三十年代意外死去,科学家甚至还没来得及反应去研究它,塔斯马尼亚猛虎便灭绝了。
不过澳洲大陆上袋狼种群消失的原因,至今还有很多的争议点。有人认为是约6万年前原始人类的到来,以及带来的犬只,是导致袋狼消失的主因。随着近年来DNA检测技术的进步,科学家们通过已有的骨骼标本,发现早在7万年人类到达澳大利亚以前,袋狼的基因多样性就已经下降,环境因素或许是袋狼消失的主要原因。
当然现在研究这个已经没什么意义了,至少我们可以认定,塔斯马尼亚岛上最后的袋狼,是人类把它们送进坟墓的。
袋狼惧怕人类,会主动远离人类生活的区域,所以在殖民者登上塔斯马尼亚岛时,人类和袋狼度过了一段互不干扰的时间段,其次,当时这里主要是英国流放囚犯的地方,人口并不多,见到袋狼的机会也小,就算是有威胁,有多少人会在意囚犯的想法呢。不过随着人口的增加,常住居民从1803年以前的不足一万,到1824年前后的1.3万,人口和牲畜的膨胀,必然加剧了对自然资源的掠夺。
而且塔斯马尼亚岛以“红土”为主,并不适合种植,相反正好是畜牧农场喜欢的地方,由于野生食物减少,袋狼和澳洲野犬都不得不将目光集中在人类饲养的家畜上面,人民对这种陌生的野兽有着本能的恐惧,加上确实袭击过羊群,即便是很多羊是被澳洲野犬袭击的,也会将“威胁牲畜”的黑锅扣在袋狼身上,所以很快,袋狼就被定义成“害兽”而遭到大规模打击,这其实跟我国华南虎的遭遇有点类似。
袋狼具有巨大的威胁性是当时人们的共识,电影台词甚至直接称袋狼是个“危险的对手”,报纸把它们描述成高大凶猛的食肉动物,搭配“塔斯马尼亚猛虎”的噱头,让这些观点慢慢深入人心。不过事实真是这样吗?
虽然袋狼被夸张的描述大嘴可以张开190°,能轻易咬碎猎物的头骨,体重在25-29公斤,是人和动物不可能忽视的危险源,但科学家的近期研究发现,这些数值似乎都存在虚报,所有的“威胁”好像都是源自想让其灭绝而散步的谣言。
袋狼的嘴能伸展到夸张的190°,但是根据物理学知识,更大的张嘴开度并不能提高咬合力,甚至还会减弱咬合力,其次袋狼的骨骼非常纤细,肌肉爆发力不大,所以它奔跑的速度并不快,但是会紧追不舍,直到猎物疲惫不堪为止。
科研人员对6个国家中93个袋狼的标本进行高分辨率3D渲染扫描发现,这些被称为“塔斯马尼亚猛虎”的猛兽,平均体重只有14-21公斤,比传言的25-29公斤少了接近一半,这种体重远远低于捕杀大型猎物所需要的重量阈值(21公斤),这一发现几乎可以证明,袋狼只能捕捉一些小型猎物,而且它们的捕食对象、食量、在生态系统的地位都相应地有所改变。
研究人员甚至还做出了雌雄个体间的体重差异,雄性平均体重在19.7公斤,而雌性平均体重在13.7公斤,无论从体型还是影像资料看,完全有理由判断,传说中的“塔斯马尼亚猛虎”只有中型犬大小,它们在生态系统中所扮演的角色和小体型的狼相似。
这种结果虽然并不是大部分人愿意相信的,但事实就是如此,袋狼号称最大的有袋类食肉动物,再大也只是有中型犬那般大,它们灭绝的根本原因,还是归咎于殖民者利益不容一丝损害的极端心理。
不仅是袋狼,莫名冠上威胁的帽子被无情杀害的动物,不管是过去还是现在,一直上演着。甚至是被如此理由残害的无辜人类,不管是过去还是现在,也还在上演着。
我突然想到了乌合麒麟那副关于阿富汗题材的漫画,或许真相可以用谎言掩盖,但是历史从来不会说谎。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